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注意保暖 重视防湿 调理饮食 外出防病 暮春气候多变注意“顺时养生”

刚过清明节,时值暮春,气候多变,且常阴雨绵绵。在人们户外活动频率骤然增加的时候,稍有不慎,即会损体伤身。因此,暮春时节,更应注意养生。那么,我们在吃住行方面应该如何安排呢?要注意预防哪些疾病呢?

注意保暖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人们脱去臃肿的冬装,任凭“吹面不寒杨柳风”拂抚全身。然而,在享受轻松与温暖的同时,可别忘了一句俗话:“二、四、八月乱穿衣”。四月气温尚不衡定,仍必须随天气变化而及时增减衣物,如果贪图轻简方便,穿着过于单薄,则易受凉而染疾。专家提醒,人们应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要遵循“春捂”之说,有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有痛经史的女性,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

调理饮食

传统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即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清明期间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调养肝脏为主,以使人体气机通畅,气血和谐。调养肝脏有“养肝”“清肝”之分。所谓“养肝”,即根据中医养生学所说的“以脏补脏”方法,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如肝肾阴虚、视物昏花及夜盲者,可常吃“枸杞猪肝粥”“猪肝汤”等;所谓“清肝”,即用清泄肝火的方法预防肝气太过或肝火上炎,如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可常吃“芹菜豆腐干”“木耳炒洋葱”等菜肴。根据清明时节多雨湿、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饮食宜温,忌油腻生冷之物,可多吃此时盛产的偏温蔬菜,如韭菜、菠菜、大白菜、芹菜,既芳香鲜嫩,又温胃祛湿,调养脏腑,有益健康。

重视防湿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不少人都非常耳熟的唐诗,简练而又生动地叙述了清明前后细雨飘飘、连绵不断的情景。正是这些“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大大地增加了空气湿度。医学专家指出,空气湿度过大,能使人困乏无力、心胸郁闷、食欲不振,很不利于健康。因此,此时需视天气情况,加强防湿工作,即晴天时适度开窗,使住处通风;阴天回潮时,要关窗;有条件(如空调等)时,可提升室内温度、除湿,以保持干燥;外出要随身携带雨具,防止淋雨。若遭淋雨或运动出汗时,要及时更衣,以防遭寒湿侵袭而致病。

外出防病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病毒、致病菌等微生物随之繁殖、传播,最易发生流感、流脑、腮腺炎、白喉、肝炎、百日咳、肺结核等疾病。而且清明的习俗活动多在室外进行,祭奠、聚会、娱乐、踏青等,大大地增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接触。因此,必须加强防病工作。如:踏青时不要随意拈花惹草,携带一些抗过敏药,以防花粉、柳絮、浮尘等过敏原所致的哮喘、皮肤过敏症等;为防止春季传染病,老、弱及儿童应少参加集体活动或少去公共场所,少聚餐,不在路边小摊点吃东西等。为防止劳累过度致身体内虚而引入时令之邪,应重视自身保健,注意外出活动中的衣食住行调摄,做到劳逸适度、生活有节、心理平衡。

饮食宜温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在我国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其实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行为都应该予以避免。清明饮食宜温,可多进食时令蔬菜、水果,如荠菜、菠菜等,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节后,不妨喝一些菊花茶。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汪伟医生推荐,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的功用。菊花可与桑葚同泡茶喝,桑葚有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过服菊花疏泄太过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