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草原时评】网络慈善遭遇“成长的烦恼”亟需破解之道

近年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支付手段的迅捷与便利,同时又伴随“为不幸家庭雪中送炭”的美好愿景,网络慈善在短时间内就快速崛起,但网络慈善在一方面满足人们美好愿景的同时,另一方面就此引发的若干争议话题,也使网络慈善备受质疑,这就导致网络慈善“成长的烦恼”。

毋庸置疑,网络慈善非常符合当下国内的发展态势,从主观方面来讲,国人做慈善的心态是感性而内敛,谨慎而克制,也符合网络慈善动员能力强、受众面广的特征;而从客观方面分析,网络慈善的确能够实现爱心的最大化,尤其是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参与国家发展战略中,很容易有突出的表现,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社会各界就积极通过互联网募集善款,参与人次竟达到4953万,由此可见,线上慈善的有序开展能够使爱心资源得到较为有效而合理的分配。

当然,网络慈善也带有先天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平台求助用户规模扩大与审核甄别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也是许多备受质疑的网络慈善的矛盾重心所在;二是募捐平台与捐赠人的法律关系不清晰,这就导致部分网络慈善募捐平台的透明度不足;三是相关部门对网络慈善的监管缺乏有效协同。

对于网络慈善所遭遇的“成长的烦恼”,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相关部门以及募捐平台的各种监管机制,但有业界人士认为,通俗意义上的监管涉及不同层级,只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并在行业自律中实现共赢,则是比较理想的监管,只是现行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以及情况的多样化,想要实现是有些难度。同时也有法律人士认为,因个人求助而进行网络捐款的行为并没有纳入“慈善捐赠”的范畴,因此在这里也会出现监管责任主体的不清晰、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总之,在网络慈善“成长的烦恼”背后,我们需要太多力量的参与,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严格监管,同时又需要打造一个完善而和谐的运营环境,并且也要保证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我们相信只要做到这些因素的合力共守,和谐共生,网络慈善势必会成为人们进行慈善事业的绝佳力量。(王美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