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敖长福:撮罗子里走出来的作家

敖长福

文/李悦 王新民

八十年前,敖长福出生在黑龙江省瑷珲县鄂伦春人的撮罗子里,撮罗子,鄂伦春语为“仙人柱”,就是用树干搭建的三角形简易居所。像他的祖先一样,敖长福从小过着游猎生活,没见过蜡烛,更没见过电灯,只靠一盏熊油灯照亮他艰辛的童年。

五岁那年,母亲患病离他而去,不久,不到十岁的他离开故乡来到黑河高级小学学习。国家对鄂伦春族给予的特别照顾,让这个从猎民村走出来的孩子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

小学毕业后,敖长福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进入齐齐哈尔民族师范学校,家庭的贫困让敖长福从未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假期,为减轻家里的负担,从第一年起他便开始勤工俭学,用打零工挣下的钱贴补生活。学生时代,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并开始尝试写作。如今回想那时的作品虽然稚气,但却为之后的人生找到了方向。

1957年,他从齐齐哈尔民族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黑龙江省逊克县新兴鄂伦春猎民小学任教。满腔热情的他,正要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时,由于一些原因,他被遣送回大兴安岭猎民队。从此他便和鄂伦春猎民一起,同吃同住,一待就是二十年。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期,重返与他血脉相连的地方,为他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漫长的艰辛岁月中,敖长福仍然坚持读书,他积累着知识和生活素材,深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拿起笔来写作,因为文学对于他来说是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1979年,他又回到了学校的讲台上。从此,他便一边教学,一边写作。1981年他的散文处女作《柞山顶上》在《呼伦贝尔》杂志正式发表,从此开始了盼望已久的文学生涯。

他白天教课,晚上写作直到深夜。买不起蜡烛,就点柴油灯。写好一篇就邮给报社杂志社。勤奋的写作,井喷式的灵感,终于得到了回报。1982年他发表的短篇小说《猎人之路》,被收录进了大学语文教材。紧随其后,又发表了报告文学《比生命更可贵的》;短篇小说《阿金达》《白桦林的回忆》;散文《出猎片段》《遥远的阿里河》等。他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喜爱,受到文学圈的称赞,有些作品还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学创作奖。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鄂伦春族第一位作家,只要讲到鄂伦春族的当代文学,就必然要提到敖长福的名字。

1982年,他被推荐到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艺术研究班去深造,这是内蒙古举办的首届文研班,学员都是自治区各盟市颇有声望的作家。在文研班学习期间,他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课上有名师指导写作,课下与班内作家学员相互交流,使他在文学理论上提高很快,并以此指导他的创作实践,当他从理论上搞清了虚构与细节的关系之后,他创作了短篇小说《那多里河畔的日夜》,整个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可是其中许多生活细节却来自他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人们关注,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他们热情地赞扬了这部小说。

两年的学习生活,敖长福得到的最大收获是知道了小说创作的一个规律:小说是作家头脑中设计的一所美妙的楼阁,而盖这楼阁所用的材料都来自真实的生活。

1987年敖长福出版了作品集《猎刀》,收集了他从1981年到1987年的作品,这本书成了他的代表作。后来文学评论界每当提到鄂伦春族当代文学作品时都要论及到《猎刀》。随后敖长福把鄂伦春族题材的几部小说进行了融合整理,重新创作出两集电视剧剧本《天神不怪罪的人》,拍摄播出后,获得很高的收视率,先后夺得了国内外四项大奖。敖长福头次触电,便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从此他的笔又伸向影视领域,接连写出电视剧《孤独的仙人柱》。

1998年敖长福又一部文学作品集《昨日的猎乡》正式出版,这本著作在全方位展现改革开放后猎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的同时,也表达了敖长福对猎乡前景的忧虑与思考。当一个狩猎时代结束之时,鄂伦春族人原始的风俗习惯也相应有所改变,古老的语言也渐渐飘散,那么鄂伦春族未来的走向该是怎样的呢?

为了探寻这一问题,敖长福决定撰写大型纪录片《鄂伦春人》。至今他还记得十几年前拍这部片子的情况:“因为拍这个片子,我到黑龙江先后三次搞调研。鄂伦春自治旗给我派的车,派的摄像,派的记者,还有联络员。我寻思因为一笔写不出两个鄂伦春啊!无论是你生活在黑龙江的鄂伦春也好,你生活在内蒙古的鄂伦春也好,都叫鄂伦春,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了,这个本子叫我写,叫我写就得搞调研,把想法中和一下,把黑龙江的一部分鄂伦春族的民族习惯也都留下来,也都融到里头去,咱们选演员,群众演员,不是鄂伦春人一个都不要,不会说鄂伦春话的一个不要。”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亲眼见到他自幼就运用的母语的消亡,看到年青一代不再会说母语,因此,有意用母语拍摄,给后代鄂伦春人留下珍贵的遗产。

纪录片《鄂伦春人》于2009年开机,全片对话使用鄂伦春语,再现了鄂伦春人狩猎时期的生活场景,为了让纪录片中还原的情景符合历史,作为顾问的敖长福跟随摄制组,一拍就是三年。

三年啊,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跟随摄制组整整三个年头!

有时我们看到一种文化被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我们受到感动,得到熏陶,获得了美的享受。但是我们很少知道在幕后还有着许多奉献心血和脑汁的劳动者!

三年的拍摄制作,经常出现问题,前一个问题解决了,后一个问题又来了。敖长福就是那个解决问题的人。2012年敖长福终于解决了所有问题,拍出了这部纪录大片。当片子的首播式在北京举行的时候,七十二岁的敖长福感到又喜又悲。喜的是,在他有生之年,终于为鄂伦春族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悲的是,他与那朝夕相处三年多的鄂伦春历史文化告别了。

功成名就的敖长福并没有停下笔来,2018年他又创作出电影剧本《诺敏河畔的篝火》,这年他刚刚过了七十八岁生日。如今敖长福已满八十周岁,然而他仍然笔耕不辍,还在为广大读者和观众叙述着鄂伦春的故事。

(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