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阳光下的草地听证会

“横在我们两家两代人中间的大疙瘩今天终于解开了,你们是真为民办实事啊,我们要给你们大大的赞!”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蒙古族牧民陈某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用蒙古语真诚地向检察干警们表达着谢意。

广袤的草原上、炎炎的烈日下,重归于好的两家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切还得从兴安盟检察分院到草原牧民家门口进行的那场解决了困扰当地政府及当事人长达22年的草牧场纠纷听证会说起。

陈某的父亲老陈与额某的父亲老拉本是和睦相处的两家人,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时期,当地嘎查委员会重新调整草牧场承包关系,老陈与老拉因到底谁才能拥有土地承包权多有争议。双方在你争我抢、你言我语中渐生嫌隙,愈演愈烈直至对簿公堂,开始了长年诉讼拉锯战。2002年兴安盟、科右前旗两级法院审理此纠纷,老拉胜诉。法院判决老陈与嘎查委员会签订的草牧场承包合同无效,整片草场均由老拉承包经营,由此老陈一家失去了作为牧民最重要的生活来源——草场。

从那以后,老陈就开始不断向法院反复申诉,直至到他离世,这起纠纷也没能解决。看着父亲余生都在为这起纠纷奔走、忧愁,陈某决定继续父亲的遗愿——“为这件事讨个满意的说法!”2015年,兴安盟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再审,撤销原审判决,判决老陈和老拉与嘎查委员会签订的草牧场承包合同均有效,陈某对原审老拉的部分草场具有承包权。

时隔多年,老拉、老陈都已去世,额某也因不服再审判决选择继续申诉。“这22年来,陈某一家实际还在原地放牧生活,两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甚至因为拉网围栏的事儿数次发生肢体冲突,我们派出所多次出警进行处理,但苦于依靠我们一己之力无法从根上解决问题,事情还是没有进展。”科右前旗满族屯边境派出所民警敖力格尔感慨地说。

6月5日,兴安盟检察分院的检察官们驱车三个多小时再次深入科尔沁草原深处,不同的是,这次他们没有着检察服装,也没有再提出让大家到检察院去进行公开听证,而是把听证现场定在了引起纠纷的草原上。兴安盟检察分院还邀请到科右前旗林业和草原局、乡司法所、边境派出所工作人员及嘎查委员会负责人等11人一同参加此次现场听证。

看到检察官们将听证会搬到了自家门口,陈某和额某的家人都纳闷地念叨着“这么多年,还头一次见到有人把工作做到我家门口的”。听证会中,双方因积怨较深几度情绪失控,听证数次被迫中断。两家人看到检察官们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烈日下7多个小时毫无怨言,还耐心地为他们释法说理有所触动,最终两家人就草场边界问题达成了共识,在相关部门共同见证下签订了和解协议,工作人员为双方当事人现场打桩定界。申请人额某当场撤回了监督申请,两家时隔22年再次握手言和,一场持续22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彻底解决。

“一纸决定作之容易,但如果不能实质解决矛盾纠纷,办案效果会打折扣。我们在办案中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只要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我们的付出就是有意义的。”看到陈某和额某最终放下积怨、握手言和,承办检察官包永帅欣慰地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