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留住乡村记忆丨那些藏在老物件里的时光

手工制作、手工糊裱是双龙镇龙头的典型特点

油布画曾是定襄营的特产,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村男女老少齐动手,为村里带来可观的收入。

耕地用的排码木耧

双龙镇历史上的著名商号薄侯合股的福源酒店、贾氏家族的永泉玉杂货店

刚迁至此地的移民依靠的木耙、老犁、大锄等传统农具

砬砘、木杆、三挠、镰刀、木耙、老犁、连枷、大锄、排码木耧……

这些物品你认识几样?对于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大多数人来说,见到过其中三样就已是难得,更别说认全。在位于土默川平原中东部的土右旗双龙镇双龙博物馆里,这些承载着历史的老物件,不仅记录着古老双龙镇的文化发展轨迹和历史变迁,更体现着双龙镇淳朴的民风和悠远的民俗。

双龙,原名“双水泡”,它的历史要从中国最著名的人口大迁徙“走西口”说起。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走西口》,在山西几乎人人会唱。据记载,清光绪年间,晋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了生计,人们不得不到“口外”谋生。清乾隆二年,一批来自晋陕的移民行至黄河北岸择地栖居。因他们居住的村子里两个硕大的水泡十分显眼,故此得名双水泡。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双水泡更名为双龙,自然离不开传说中的“真龙”。那么“真龙”究竟是如何来到的双龙镇?

“在荒旱无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壮汉头冠柳枝、臂插双刀,村民以牛羊牲品跪拜祈雨……”伴随着解说,双龙博物馆内的灯光忽然暗了下来。紧接着,一阵轰隆隆的雷声过后,两道金光笔直地射入投影出来的两个水泡中,“自此雨露滋润、田禾复生,村名遂更为‘双龙’。”

双龙镇下辖31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其中8个村子的村名是村民照搬自家乡。在双龙博物馆的巨大展板上,红色指示灯标示出了五台营、定襄营、祁县营、朔州营、武乡县、太原县、寿阳营、繁峙营几个名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有了“真龙”的庇佑,迁至此地的移民依靠木耙、老犁、大锄等传统农具,在土默川平原上种植出了胡麻、玉米、水稻、小麦、高粱、葵花籽等经济作物,并实现了自给自足。

清乾隆四十年,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晋陕移民凭借着源自家乡的各类手工技艺,创办起了缸房、粉房、油坊、酒坊、染房等产业,双龙镇一带的工商行业日渐兴盛。漫步走在按当年街景重塑的老街上,眼前侯式兄弟的广兴店、贾氏家族的永泉玉、高二蝉染房、薄侯合股的福源酒店,这些双龙镇历史上的著名商号,讲述着历史、描绘着很久以前的繁荣景象。虽然这样的繁荣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延续,但各家商号中那些深受百姓喜爱的特产却被保留了下来。比如侯氏糖房的麻糖在20世纪60年代的年产量可以达到数千斤,双龙镇的粉条200多年来一直深受呼包鄂等地城乡居民的喜爱,还有以筋、颤、香而远近闻名的双龙镇豆腐,其制作技艺据说是来自山西省祁县的乔家。

当然,由西口移民带到土默川平原上的,除了传统的手工技艺,还有来自晋陕地区的民间艺术和人文乡俗。在双龙博物馆的民俗人文厅,抬头便可望见两个绿须、白角、红唇、蓝面,双目圆睁、口含红色龙珠的龙头相对而挂。手工制作、手工糊裱是双龙镇龙头的特点。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双龙镇的侯家龙头得以传承百余年而不衰。此外,剪纸、面塑、刺绣、炕围画等带有明显晋陕特色的民间艺术也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油布画曾是定襄营的特产,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村男女老少齐动手,年产量约10万块,年营业额达210万元。”在一堵摆着传统手工作品的玻璃展示柜中,一块画着艳丽图案的军绿色帆布很是显眼,不过比它更为亮眼的是悬挂在油布画旁的文字介绍。对于一个村子而言,210万元的年产值即便是放在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有“龙”的地方人杰地灵,移步至双龙博物馆的后厅,一组大幅画像十分显眼,这里介绍了由双龙镇走出的名人名家。其中从包头走上全国舞台的歌手云飞、天骏、俊峰,是很多包头市民都熟悉的名人。

老物件里看人生,追忆的是过去时光,感受的是时代变迁。当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传承农耕文化,留住乡村记忆,让独特的农村乡愁文化得以流传,对于每一位生活或者曾经生活在双龙镇的人来说都尤为重要。(记者王璐 摄影常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