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线上线下合力 护航首府呼和浩特百姓生活

分拣生鲜蔬菜打包

美团外卖小哥为餐箱消毒

分拣快件

当人们开启居家模式防控疫情时,数字经济成为保障百姓正常生活的重要支撑,网上购物十分活跃,线下承担配送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成为居民生活物资的“摆渡人”。

网购生鲜订单增加

“老板,我取一下快件。”“好的,请您扫一下门口的取件二维码。”……3月18日中午,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万豪美墅城小区内的菜鸟驿站,老板阿如汗·都督和店员忙着给该小区的居民递取快件。走进这家菜鸟驿站,地上、货架上摆满大大小小的快件,“年前,驿站每天的快件量在450件左右,现在每天650~700件,这个量与以往相比涨幅挺大。现在除了数量上涨外,种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跟年前相比以服装类为主的快件,如今家用的柴米油盐、生活用品快件多了起来。”阿如汗·都督说,通过不断增多的快件数量,可以看出居民生活运转正常有序。

新鲜的白菜、白胖的萝卜、水嫩的黄瓜……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你选中的新鲜蔬菜就能送到家门口。疫情防控期间,这种不同以往的线上买菜方式,解决了很多首府市民居家做饭问题。市民王朝辉多次从线上购买蔬菜等生鲜食品。他说:“特殊时期,线上买菜既方便又安全,我还帮父母、公婆从线上买菜。老人们岁数大了,以前根本没接触过线上买菜,把逛菜市场当成每天的功课,现在也慢慢接受了这种消费模式。”

3月19日一早,记者来到赛罕区双树市场附近的内蒙古圣天生鲜电商平台分拣中心及配送中心,看到这里的26名分拣工人正在对新鲜蔬菜进行分拣,42台配送车辆准备就位。10点半前,他们要将蔬菜配送到消费者家中。“今天截至凌晨1时30分,我们接到了835个配送订单,交易额8万余元。”内蒙古圣天生鲜电商平台总经理温智华向记者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生鲜配送市场发生的变化。他说,2016年,公司首次实现生鲜上线,上线6000多个农副产品和相关产品,60元起送,市内12小时配送到家。过去有60%的配送订单来源于餐饮企业,只有40%的订单来源于个体消费者,而且消费群体以80后为主。而疫情期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60后、70后这两部分群体,也逐渐加入到网购生鲜的队伍中。“从1月22日到3月18日,我们公司累计配送3.2万余单,生鲜商品70多万斤,交易额400多万元。”温智华说,与同期相比,我们的交易额不降反升。

“美团黄”的温暖坚守

随着疫情防控的需要,电商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无论是一根温度计、一盒药、一斤蔬菜,还是一桶水一袋米,奔波在首府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就在这一单单的外卖服务中切切实实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

今年29岁的郑创辉,去年7月才成为一名美团外卖小哥。疫情防控期间,他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岗位上。郑创辉所在的美团分区站点位于金桥开发区,其配送范围以维多利超市金桥店为中心方圆3公里。疫情防控期间,看着配送范围内的小超市、饭店等经营场所纷纷关门,郑创辉的订单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最开始的餐饮订单转变成商超、药店的生活物资订单。

每天7时许,郑创辉来到分区站点,进门的第一步就是量体温,然后就是为电动车、餐箱消毒,填写随身携带的“无接触配送安心卡”,安心卡的内容包括:骑手姓名、当日体温、日期以及是否完成餐箱消毒。一切准备就绪,郑创辉开始接单、送单、消毒……要一直忙到晚上9点。下班后,郑创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打电话,报一声平安。

“疫情期间所有的订单都是无接触配送,共包括两个步骤,取单和送单都是在指定地点,这样确保不会发生交叉感染。”郑创辉说,虽然都是送单的活儿,但是送单的种类变了,内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看着手里接的订单,小到一把牙刷、一盒药,大到一桶油一袋米面,瓜果蔬菜、毛巾、消毒水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配送这样的订单,心里挺兴奋,有种雪中送炭的自豪感。

美团金桥二区站负责人王飞飞向记者介绍,“进入2月份,看着配送范围内各餐饮企业纷纷关门,餐饮产品纷纷下架,美团上的订单量一下子就降了下来,每天的订单数量也就是100~200,这样的订单量还不到平日的1/10,订单以商超、药店的生活物资、药品为主,而且每位骑手每天也只送3~5单。订单少,直接影响了骑手们的工资,但是我们区站的35名骑手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每个人都坚守岗位,为市民提供服务。”王飞飞说,现在随着越来越多餐饮企业复工复产,餐饮订单呈现回升趋势,每位骑手订单也由原来的几单回升到十几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疫情期间,首府地区有600名左右的美团骑手承担着为市民配送订单的服务。

快递业务量不降反增

3月19日14时30分,记者来到内蒙古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第十五营业部,正好一辆载有快件的顺丰货车抵达该营业部,只见5位戴着口罩的顺丰快递小哥张罗着卸货,他们一边卸货一边对快件进行分类摆放。“看来明天要送的快件又不少,哥几个明天辛苦点早点来。”该营业部的负责人向在场的小哥们喊了一嗓子,“没问题,一定早到!”应答声回荡在屋子里。

“疫情防控期间,首府地区的52个顺丰速运网点全部正常营业,而且有些春节期间调休回家过年的员工,知道网点的快件增多,纷纷打电话要求返岗。网点负责人每每接到这样的电话,都会湿了眼睛。”内蒙古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负责人李根说,为了确保顺丰快递小哥自身防护安全,顺丰速运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时间为每个网点配了额温枪、口罩、消毒液,每个快递小哥每天至少要配发1~2个口罩。

“相对于往年,2月份是快递业务的淡季,但是今年因突发疫情,市民宅在家里抗疫,网购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使得今年2月份的快递业务淡季不淡,快件数量比往年同期增加了20%~30%。”李根说,最开始口罩、消毒用品、测温枪的快件激增,慢慢的各式各样的生活物资快件也随之增多,顺丰速运还主动沟通本地的电商平台,承担同城蔬菜瓜果、米面粮油肉的订单配送。

3月18日11时许,记者在哈达路上的一个居民小区内看到,邮政快递员正从车上往下卸快件,将近1个小时,50多件快件配送完成。快递员吴宝柱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水,说:“这个春节,因为疫情,快件比平时增加了一倍,每天配送的快件数量多达200多件,真是过了一个忙碌的春节。”

采访中,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快递小哥,说起配送过程中是否会害怕,他们都实话实说:“的确害怕,但是我们选择了这一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快件配送总要有人来干。而且,这样的从业经历值得铭记。”这些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城市的每个角落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月1日以来,全区邮政行业共揽收快件1240万件,同比增长71.51%,投递快件5319万件,增长4.56%。全区18个快递园区全部复工,网点复工率和人员返岗率均超过94%。

实体经营企业发力线上交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呼和浩特市商务局积极引导组织电商企业,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线上交易、线下配送”的非接触营销模式,动员筛选重点电商平台和企业开展“电商保供惠民”活动。数据统计,截至3月8日,呼和浩特市参与电商保供的企业累计交易额为2549.68万元,订单总量285502单。其中,首批电商进社区6家企业累计交易总额567.78万元,订单总量101077单,商品品类以蔬菜水果、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为主,辐射全市约500个社区,便利居民消费。第二批保供促销惠民线上平台13家企业交易总额1981.9万元,订单总量184425单,商品品类侧重休闲食品、服装饰品、小家电等日用消费品,充分利用线上渠道,缓解商贸企业经营压力,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联动保供。

3月20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维多利摩尔城、振华广场、王府井等各大商场,看到各家商场的人流量都不多,而各家实体店均开始发力线上交易,各家企业均建立了线上交易平台。内蒙古电子商务促进会理事长冀宇翔说:“疫情期间,一些实体经营企业无法进行线下交易,这样,就倒逼企业有意识地做出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在探索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

据内蒙古统计局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1~2月份全区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但一些领域、行业内部发展也存在亮点。其中,市场销售减少,但网络零售等新业态实现增长,生活必需品销售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保持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2.0%。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光军认为,疫情期间,线上购物这种消费模式,从辅助变为主要,它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要。

“实体经营企业过去有相对稳定的客流,电子商务对这类企业的冲击较小,但疫情结束前,实体店客流锐减,消费者又养成了线上交易的习惯,因此,实体企业一定要做出改变。”冀宇翔认为,实体经营企业应制定转型策略,探索线下+线上一体化的服务模式,进行优势转化,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刘晓君记者刘 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