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倾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乌海样本”

乌海市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现场交流会。

网格员入户采集基础信息。

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郝飚摄

持续提升市域公共服务水平。郝飚摄

12345网格监督员穿梭大街小巷发现解决民生问题。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乌海市委政法委提供)

2020年以来,乌海市紧紧抓住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有利契机,立足于打造全区一流、争当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模范生”目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专班项目化推进,部门包项目实施,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优先级提升智治引擎,全力服务保障民生和防控化解风险,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倾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乌海样本”,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乌海。

建强大脑组织体系高效运转

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是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和保证。乌海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坚持四级书记同抓市域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搭建“1+1+14”组织领导体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专门办公室,下设14个全部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推进组,高位构建贯通市、区、镇(街道)三级的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组织推进体系。

市级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各区相应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全市20个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齐配强、全部享受政法津贴、全部兼任平安办和综治中心主任,实现专职专抓。同时,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四级党委(党组)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党委政府年度绩效考评、社会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一体谋划推进。该市还以市委、政府名义出台了《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编制了《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专项推进项目书》,建立了试点工作负面清单、自查主要扣分项清单、任务分工清单“三个清单”,进一步将中央、自治区试点工作要求细化为108项具体指标,逐项明确了任务清单、工作责任、完成时限,坚持21天调度,清单式、项目化、销号式管理推进。

工作推进中,乌海市还将市数字化监督指挥中心、综治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与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合建,实现“五中心合一”,着力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形成市域社会治理数据大脑,拓展数据融合、态势评估、智能预警、实时指挥、协同共治五大智能应用功能,建成多个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系统场景应用,初步实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治理”,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云平台入选法制日报社主办的“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

着眼民生群众参与共治共享

在乌海市,老百姓只需记住一个号码——12345,就可以一码走天下!开门锁、通下水道、挪车……生活中的诸多烦心琐事都可以迅速化解。12345已经成为乌海市民的解忧密码。

12345热线服务平台是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的重要平台之一。近年来,乌海市全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整合40部行政事业、公用事业单位热线,由12345“一号接听、两线联动、限时办理、统一答复”,非警情类诉求由12345民生服务热线受理,警情类引导至110警务热线,市民只需记住12345和110就能获得全方位帮助。2020年以来,12345累计受理市民诉求80.03万件,办结率达98.26%,满意度达97.51%。同时创新实施“互联网+行业治理”,通过企业实时在线数据、GPS轨迹、电子锁等先进传感技术,对全市安全生产、污染排放、校园秩序、“两客一危”车辆、电梯运行、金融业银行设施、危爆物品、电力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全天候进行立体式非现场监管预警。

乌海市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高标准建设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党群服务中心,健全社区、网格、楼栋三级党组织体系,融合党建、政务、社会服务各类资源,打造群众家门口“一站式”党群服务阵地。同时,将全市整合划分为786个线上线下统一的网格,实行“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管理模式,政府购买服务一步到位招聘专职网格员786名,人手一部“网格通”手持终端,实现专职网格员全覆盖,共配备网格长453名,网格民警202名,兼职网格员1737名,打造了专群结合、优势互补、24小时在线的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建立了网格事项准入制度,全面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8大项141小项任务,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乌海市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2020)”。

为持续提升市域公共服务水平,乌海市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91%的事项实现“网上办”,97.3%的事项实现“一次办”,群众满意率达100%。新开通了12345市民热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受理渠道,7×24小时服务企业经营发展。创新实施“星火工作站”模式,推行基层联合治理,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

聚焦风险矛盾化解精准高效

坐在视频前,巡查员紧盯屏幕,双眼随着画面的移动,抓取着里面的重要信息。视频中,是乌海市各街面实时传来的监控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信息不时传入巡查员的眼中……这是发生在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指挥调度大厅内的一幕,巡查员依托这一平台,实现了对城区主要街道实时巡查。如今在乌海市,大街小巷的视频监控像是一张张安防网,让违法犯罪无处遁形,让百姓乐享安全祥和生活。

近年来,乌海市加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依托“雪亮工程”,建成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平台,全市利用“雪亮工程”破获的刑事案件达全部破案数的80%以上。同时,严格落实“135”快速反应机制,创新“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等级化勤务模式,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连续三年实现“双下降”,现行命案连续七年全破,群众安全感从2014年的85.89%提升到2020年的98.2%。

为化解基层矛盾,该市打造了集排查受理、分流转办、在线指导、督办考核于一体的闭环式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平台,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结合实际为当事人提供在线调解、确认、分流、速裁快审等一站式解纷服务,继续实行“以调定补”、社区(村)“法治副主任”、家事法庭、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律师参与信访接待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大力推行远程调解、“云调解”,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并与12345市民热线联网,全力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乌海市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了“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形成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把标准运用在生产作业前”的“三位一体”安全治理体系,公共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有力遏制了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

此外,乌海市成立了全市互联网行业协会,印发了《乌海市互联网行业制度汇编》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多部门网络联合执法机制,组建了1000余人的网评员、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网络空间持续得到净化。(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郝飚 张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