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草原时评】“寒门贵养”更要注重品质的培养

沈阳市康平县12岁留守儿童张梓萱,每月追星打榜花掉1000多元。父母每月生活费不到500元,父亲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一袋榨菜都要分两次吃,即便如此,夫妻俩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她快乐就好。(工人日报)

像张梓萱父母这样省吃俭用把微薄的收入大部分花在子女身上的现象不在少数。如某留守儿童一双700多元的运动鞋只穿一个月;一个跟随父母到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上兴趣培训班每月支出1800元,而父母每月总收入不足3000元……在一些不太富裕的打工家庭里,家长对孩子却几乎倾尽所有的现象被称为“寒门贵养”,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教育的激烈讨论。

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常年辛苦劳动,只为多赚些钱,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给子女提供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出于父母之爱,本就无可高尚厚非,在能力范围之内,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物质条件,我们也不必苛责。然而,父母对子女的付出要适度,要有原则,有底线,更要有科学的方法。

父母之爱子女,不应简单的追求物质的“贵养”。若父母仅出于“补偿心理”抑或“攀比心理”,加大对孩子物质条件的投入,对孩子“有求必应”或“未求先应”,而不加以正确引导,反而容易导致孩子虚荣心的增强;因缺乏对父母辛苦劳动的理解,而缺乏感恩之心;因需求很容易满足,而缺乏进取之心。更有甚者,有些孩子拿着父母辛苦赚来的钱用于追星、打游戏等,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违背了父母教育子女的初衷,造成父母“以爱为名”行“溺害”之实。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培养孩子高尚的品格,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更为重要。一个人拥有高贵的品格,丰富的知识,才是立身之本。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孩子感恩、自强、积极上进的品质。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不防将“买名牌”的钱为孩子多买几本书,加强孩子的阅读。美国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生在他所著《阅读的力量》一书中指出:不同区域、学校和家庭各种差距现实存在,相对低廉的书籍阅读,会最大可能地弥补他们之间的距离。如此,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科成绩,更能够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和基本素质。

所谓“寒门贵养”,更体现了部分家长焦虑的情绪。为此,需要全社会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家长们转变思想,教育孩子的理念才会改变。(滕玲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