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草原情结——蒙古族绳艺

绳子,蒙语称“德格苏”。在草原上,以动物毛为原料用双手搓出的绳子,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必需品。蒙古族千百年来以游牧为生,以迁徙为活动范畴。在游牧和迁徙活动中,蒙古族的绳艺用于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在畜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悠久的历史长河,蒙古族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的绳艺文化。

蒙古族传统绳艺是用牲畜的毛、鬃、绒等制成,因材料的不同用处也不相同。草原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蒙古族绳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除了编织草绳外,还有皮绳、驼毛绳、马鬃绳、牛毛绳等,种类达到上百种,形式千奇百样。仅蒙古包用绳种类就达15种。

例如蒙古包围绳是用马鬃马尾制成的,把马鬃马尾搓成6细股,再3股左3股右搓成绳子,这种围绳的好处是结实、没有伸缩性,使蒙古包牢固而不易倒塌。

捆绳是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用公驼的膝毛或鬃毛搓成的。蒙古族绳索不仅数量繁多,工艺精湛,而且使用分工非常精细,每个牲畜都有专用的绳索,春夏秋冬都不一样。热爱生活的蒙古族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用黑白棕这些朴素的色彩为这些日常所用的绳索赋予了艺术气息。如今蒙古族绳艺搭配玉石等饰品,编绳佩戴,可以简洁古朴,也可以繁复艳丽,既有民族风情,也有时尚品味。

牧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如骑马、放牧、拉水和迁徙中都离不开绳索,绳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因而蒙古族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搓绳。在田野调查中,苏尼特左旗收集到的牧民用牲畜的毛、鬃、绒等材料自制的压绳、马肚带、马笼头、鞭子、牵马绳、马绊子、蹬绳、套绳等各种绳索80余条(种)。

至今已有50余年绳艺经验的吉布吉玛从小跟随母亲一步步学习绳艺,最初是为了生活应用而学习,现在则为发扬和传承民族手工艺而努力,2016年她被命名为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绳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盟非物质遗产文化展览上见到吉布吉玛时,看到她正在一边制作马鬃绳子,一边向旁边的老人和小女孩细细讲解绳艺的用途及制作方法,小女孩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还帮助奶奶一起制作,不一会儿马鬃就变成了结实的绳子。近年来吉布吉玛开始创新绳艺技法,用马鬃、驼毛、羊毛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毛绳用途不再单一,而是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工艺品,深受年轻人的喜欢。采访中了解到,吉布吉玛曾多次参加自治区、锡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同时,她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在苏尼特左旗综合高级中学向学生传授绳艺编织技艺,多年来共培训学徒200余人。

吉布吉玛说:“我作为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绳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想让更多的人认识绳艺文化,让更多青年了解和掌握绳艺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时我进一步创新绳艺技法,努力使其适应现代人的需求。我利用绳艺做了女士的项链和包等,目前正在进一步细化。”

2006年9月,苏尼特左旗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绳艺文化之乡”,被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内蒙古绳艺文化保护基地”,2008年5月份,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德格苏(绳艺)之乡”荣誉称号。2009年蒙古族绳艺列入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媒体记者 张晓红 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