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发展特色产业成首府呼和浩特市农民脱贫致富“香饽饽”

和煦的阳光洒进塞外青城的田间地头。无论是在土左旗善岱镇善岱村食用菌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的工棚内,还是和林县巧什营镇忽通兔村林果观光示范园里,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善岱镇善岱村食用菌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的工棚内,10多名工人正在装料、封口、搬运,动作麻利娴熟,配合十分默契,暖棚里忙碌中,每一个工人的额头上都沁出了汗珠。

作为善岱村的扶贫项目,食用菌扶贫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提供工作岗位及分红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

在新建的标准大棚里记者看到,装填好的菌棒被整齐地码放起来。善岱镇党委书记李跃卿告诉记者,下一步善岱镇将把蘑菇大棚种植推广到董家营村、朝号村等,将蘑菇种植项目发展成为全镇的扶贫支柱产业。

2019年,包括善岱村的蘑菇种植项目在内,善岱镇各村的特色项目都为当地的贫困户带来了切实的“福利”公布村的光伏发电项目为每户贫困户分红1000元,朝号村的肉牛养殖项目为每户贫困户分红1000元,大岱村的绒山羊养殖项目计划再发放800只绒山羊给贫困户养殖……这些都是善岱镇建立产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

而这只是呼和浩特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这几天,巧什营镇代洲夭村贫困户云院生用拖拉机深耕果园行垄,准备在林下种植“雪丰698籽用南瓜”。

“2015年,在镇里及村委会的帮助下,我利用自家门前的5亩土地发展庭院经济,种植了李子树、大甲杏和123果树等700余棵树,这些树种全部都是免费的,去年李子树初挂果收入就2000多块钱,小果园已成为了我家的致富口袋”,云院生边跟老伴点种南瓜籽边告诉记者。

要想长久致富,必须有特色产业来支撑。机器轰鸣,人头攒动,巧什营镇忽通兔村林果观光示范园项目一期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一排排李子树、大甲杏幼苗已经栽种,部分树苗已经吐芽。为实现全镇庭院经济的规划、品种引进、果园管理、销售等示范带动效应,巧什营镇在忽通兔村规划了约334亩土地,以小苹果、李子、杏、葡萄等乡土树种为主,结合实际,整体按照经济+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模式设计,形成园区和农牧互动的旅游观光+农家乐一体化休闲产业链,带动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巧什营镇包村干部赵明升告诉记者,忽通兔村林果观光示范园由村集体投资,通过发展林果经济,吸引周边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项目建成后,当地的贫困户可以优先来这里打工,也可以优先进行承包,等树苗挂果的时候,贫困户就可以直接见到收益,村集体经济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也可通过发展农家乐,带动村民致富,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一个个扶贫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笑容洋溢在贫困户脸上……凭借产业扶贫栽下的“摇钱树”、形成的“聚宝盆”,我市变“输血式”为“造血式”,为往日贫瘠的土地注入产业活水,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甩掉了“贫困帽”,踏上了小康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