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内蒙古:口罩紧缺众生相

疫情之下,口罩成紧俏货。

在内蒙古,为了保障口罩等防疫物资的供应,大家没少想办法。

一些企业“转行”了。石油化工、纺织服装企业等纷纷“跨界”转产口罩。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支持复工复产十条”,表示对生产企业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的,简化生产资质审批程序。

在鄂尔多斯控股集团东泉公司车间里,正月初四开始,40多名纺织工人开工生产基础外用型口罩。这里曾经用来制作羊绒大衣的生产线现已被改造,用于生产抗疫一线急需的防护服,每天平均生产防护服300~500件。

原本主要生产无纺布的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月7日紧急调整生产计划,转产防护服和医用口罩基础材料聚丙烯Z30S丙纶纤维;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24小时加班加点生产聚丙烯HT40S,以满足口罩、医用防护服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

内蒙古格林特制药有限公司第一条医用口罩生产线于2月12日建成投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2月底前有望建成8条口罩生产线,预计8条生产线可日产50万只口罩。

捐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盒、药品……除了生产,还有捐赠。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多家单位捐钱捐物资,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截至2月14日17时,全区红十字会系统累计募集接收捐赠款物合计55682.59万元。

一些年轻人动起来了。疫情面前,内蒙古青年们有担当,有作为。

80后小伙儿李辉,正月初二和初三的下午,在包头东站附近向路人免费发放了2万个口罩。他是一家一次性酒店用品店老板,这些口罩原本是年前进货准备卖给酒店的,疫情面前,他决定将这些口罩发给路人应急用。

家在呼伦贝尔的一对俄罗斯留学生姐妹,跑遍了赤塔市内所有的药店和医疗器械商店,购买了10000只口罩,全数捐赠给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购买口罩的过程中,有人留意到她们的“可疑”行为,报了警。俄罗斯警察了解实情后,深受感动。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学生王佳龙,在越南旅行时跑遍了芽庄所有药店,购买了2500个医用一次性口罩,捐献给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在武汉读大学的杨泽晗,去年11月底学期结束回到内蒙古。疫情暴发后,他和武汉一些摇滚乐迷通过网络发起组建了“鲁磨路救援会”。从正月初一到初五,他协助团队筹集到1000多人的善款,为湖北省内276家医院提供了价值406982.5元的援助物资。

一些医护开始了“自救”。他们灵机一动,自己做起了口罩。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刘爱华,和同事们用医用吸水纸和医用无纺布自制口罩,在全面消毒灭菌后发放一线以外的同事使用,把节省下来的医用口罩留给一线医护人员。

在包头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用两层医用灭菌包装材料加一层一次性洗脸巾,按照N95口罩的尺寸比例裁剪和缝制口罩,单独塑封后灭菌处理,留给医院采购的正规厂家口罩无法及时供应时备用。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透明文件夹、海绵密封条、止血带等材料制作了一批防护面屏。

长期佩戴口罩,耳朵会被勒疼磨红。一些医护人员想出了小妙招,用牛奶包装箱的提手钩住口罩的带子,可以代替耳朵挂住口罩,为耳朵“减负”。得知这一信息后,2月10日,湖北黄冈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将15000多个提手邮寄给了湖北的24家医院。

一些药房提供了服务。口罩预约,解决普通老百姓的购买需求。

“口罩、酒精、消毒液均已售凿。”大街小巷无数家药店的门口都贴出了类似信息。许多普通民众表示“一罩难求”。近日,全国多地区以各种形式上线了口罩预约系统,解决百姓购买口罩难的问题。

2月14日,“内蒙古国大药房”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口罩线上预约服务的信息,当晚投放了1万只DM95一次性防护口罩,4分钟即全部被预约。2月15日晚,该平台继续投放1万只口罩用于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到呼和浩特市所有国大药房线下门店购买。

看到这个消息后,内蒙古其他地区的网友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能预约购买口罩?”

日前,内蒙古正加强民用洗涤、消毒用品供应,帮助民众积极应对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质紧缺。随着口罩产能继续扩大,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口罩需求也将会进一步得到满足。

当然,相比买到口罩,人们更期盼的是——疫情结束,摘下口罩。

(李卓综合整理自新华网、新京报、内蒙古晨报、鄂尔多斯发布、内蒙古红十字会官网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