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弈启童声,语润草原:兴安职院学子以围棋推普赋能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兴安职业技术大学“弈路童行志愿队”秉持这一理念,以“弈启童声,语润草原——以围棋教学赋能乡村推普振兴”为主题,启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创新打造“围棋教学+推普”融合模式,为当地6-15岁儿童送去特殊礼物——既提升语言能力,又浸润传统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经过精心筹备,志愿队踏上征程,走进嘎查活动中心与学校教室,用围棋与普通话搭建知识传递桥梁,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

精心打磨“棋+语”实践模式

志愿队筹备工作扎实推进。人员招募环节,严格筛选出12名普通话水平达二甲以上、具备围棋特长或教育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为保障教学质量,邀请资深围棋教练开展教学技巧培训,助力队员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邀请儿童语言教育专家指导,帮助队员深入理解儿童语言学习特点与规律,更好引导孩子们学好普通话。考虑到当地独特的蒙古族文化,志愿队还组织队员学习蒙古族文化习俗,力求在活动中规避文化冲突,真正做到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

在与当地沟通协调上,志愿者们主动奔赴敖润苏莫苏木和固日班毛都日嘎查,与苏木政府、嘎查委员会、学校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活动场地、参与儿童人数及具体需求。为实现因材施教,志愿队通过问卷调查,全面掌握儿童的普通话水平和围棋基础,为后续教学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物资准备方面,采购了围棋教具、普通话学习资料、奖品文具等物资,确保教学顺利开展。同时精心设计队旗和海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吸引众多儿童踊跃参与,为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围棋推普共筑成长课堂

实践活动期间,每日上午,志愿者用普通话为孩子们讲解围棋起源、棋盘构成、气与死活等基础知识。他们巧妙将知识与趣味故事结合,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下午则组织孩子们开展吃子游戏、简单对弈等活动,在对弈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交流下棋思路,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想法。这样的安排,让孩子们在围棋实践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开启“棋语共进”第一步,在轻松氛围中同步提升围棋技艺与普通话水平。

推普与围棋融合教学

志愿队在教学中注重将普通话学习与围棋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棋+语”的有机结合。从术语学习入手,教授“定式”“收官”等围棋专业术语,通过朗读和造句练习,有效扩充孩子们的普通话词汇量,让专业术语成为语言提升的宝贵素材。开展对弈比赛时,要求孩子们用普通话解释落子原因,以赛促学,既锻炼语言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强化“棋+语”融合效果。此外,每日安排围棋文化故事讲述环节,让孩子们听完后复述,既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又传递围棋文化深厚内涵,让孩子们在学围棋的同时,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特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为丰富实践活动,志愿队精心策划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文化自信。亲子围棋赛邀请家长参与,既促进普通话在家庭场景的使用,又借助亲子对弈增进家庭成员感情,拓宽普通话推广维度。孩子们尽情展示学习成效,展现围棋对弈技巧与普通话表达能力,现场还对表现优异的孩子进行表彰,颁发“围棋小达人”“推普小明星”证书和奖品,肯定他们的努力与成长,为这一阶段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棋语交融点亮乡村希望

活动开展过程中,当地儿童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许多原本习惯用方言交流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逐渐能用普通话清晰讲解围棋棋局、分享故事。一位家长感慨道:“孩子以前不太爱说话,现在不仅能用普通话讲围棋故事,还教我们下棋,家庭交流变多了,感觉文化也离我们更近了。”学校老师也高度认可这种创新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让孩子学到传统文化,还提升了语言能力,给乡村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弈路童行志愿队”的学子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围棋+推普”模式的巨大价值。它不仅助力儿童提升语言能力、传承文化根脉,更搭建起城乡文化交流的桥梁。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持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实践模式,让围棋与普通话成为乡村孩子拥抱广阔世界、传承文化自信的有力工具。他们将以青春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期待在后续实践中继续书写“棋语润乡村,青春助振兴”的动人故事。

(供稿人:邰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