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8月私募基金规模首破19万亿 “ 北上深”三足鼎立态势稳固

老司机都在用的炒股利器,一键搞定外资动向!每天9点选20只潜力股!高盛、大摩在A股操盘记录尽在掌握

原标题:8月私募基金规模首破19万亿 “ 北上深”三足鼎立态势稳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 上海报道 随着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热情高涨,国内私募基金规模正迎来新的井喷期。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基金业协会”)近日公布8月份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产品月报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境内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2.44万家,资金管理规模达到19.05万亿元,较8月份环比增长0.32%,首次突破19万亿元大关。

一位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背后,一是大量非标投资产品到期后,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将资金转而投向私募基金产品寻求高回报;二是今年以来量化私募基金异军突起,吸引大量高净值客户青睐,带动私募基金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他告诉记者,有些量化私募基金今年以来最大净值回撤值在3%左右,但整体投资回报率超过10%,很大程度满足高净值客户对稳健高回报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同样受到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的欢迎。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尽管8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较7月份缩水约37.63亿元,但它仍以10.48万亿元的资金保有量占据境内私募基金总规模的55%,位于所有私募基金产品的前列。

“究其原因,是今年以来二级市场波动性加大,令部分高净值投资者转而通过PE基金开展跨周期投资以博取长期稳健回报,此外科创板创业板IPO注册制也让他们看到项目IPO退出数量激增,从而带来新的超额高收益。”另有一位国内大型股权投资机构合伙人指出。

8月私募基金的“冰火两重天”

面对8月二级市场波动性加大,众多高净值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投资热情依然不减。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8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数量较7月份增加2270只;资金管理规模也较7月份环比增加648.73亿元,达到5.52万亿元。

“尤其是行业头部量化私募机构新发产品卖得特别火热,往往一两天就基本实现超额认购。”前述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分析认为,究其原因,是高净值客户认为量化私募基金的低净值波动性与相对较高回报率,可以完美“替代”非标投资产品的保本高回报属性。部分资深高净值投资者不再热衷追捧行业头部量化私募机构新发产品,转而对那些业绩出色但名气不大的初创型量化私募机构抱有浓厚的投资兴趣。因为这些高净值投资者意识到,规模往往是业绩的最大“天敌”。一旦量化私募基金规模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其量化投资策略容量,其业绩很容易遭遇滑铁卢,反而是那些名气不大但量化策略独特的初创型量化私募产品更具业绩增长爆发性。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私募基金异军突起并未创造“雨露均沾”效应,其他类型私募基金因大量资金涌入量化策略产品而遭遇少人问津的窘境。

比如年初一度火热的管理期货CTA策略私募产品因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导致净值下跌幅度扩大(部分产品净值回撤值甚至处于历史峰值),正面临不小的资金赎回压力;此外,市场中性策略私募产品也因为上半年业绩不够理想,其产品发行数量与资金管理规模持续呈现下降趋势。

“目前,私募基金正急于对商品期货CTA策略与市场中性策略私募产品进行迭代升级,要么引入统计套利与风险对冲套利策略以降低净值波动性,要么增加多资产组合与指数增强策略,力争打好业绩翻身仗以重拾高净值投资者配置信心。”一位私募基金投研部门总监向记者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品呈现“向前看”的新趋势。具体而言,主要投向中后期成熟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当月的资产管理规模较7月份缩水37.63亿元,相比而言,投向中早期项目的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则较7月份增加411只,资金管理规模也相应增长226.18亿元,达到2.1264万亿元。

“究其原因,是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反垄断、数据安全保护与相关行业整顿,令不少高净值投资者担心中后期项目面临 IPO放缓等风险,转而更愿加大中早期项目投资,通过拉长投资周期以应对政策监管风险。”上述国内大型股权投资机构合伙人指出。

他还发现,今年以来高净值投资者参与PE投资正呈现一个新趋势,即他们不再直接投资单个PE基金,而是更偏好投资PE FOF基金,由后者再分散投向多个不同策略的股权投资基金,在分散投资单个产品风险的基础上获取相对稳健的高回报。

北上深“三足鼎立”格局稳固

国内私募基金的蓬勃发展,仍未改变“北上深”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地域分布状况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注册地在上海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4533家,深圳市则达到4354家,北京市也有4306家,分别占据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的18.57%、17.84%与17.64%。

与此对应的是,上海市私募基金资金管理规模达到4.65万亿元,规模占比达24.42%;北京以4.09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位居第二,占比21.49%;深圳市管理规模达到2.30万亿元,位居第三,占比12.07%。

相比而言,排名第四、第五位的浙江省(除宁波)与广东省(除深圳)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分别达到2038家与1773家,占比仅有8.35%与7.27%;两地私募基金资金管理规模分别达到1.10万亿元与1.06万亿元,占比分别仅有5.75%与5.55%,与“北上深”均有一定的差距。

多位私募基金人士直言,尽管北上深仍占据三足鼎立态势,近年青岛、厦门、重庆等城市正积极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积极推出一系列扶持与税收优惠措施吸引越来越多私募基金落户,正令境内私募基金区域分布开始呈现“群雄逐鹿”的新态势。

“不过,私募基金的募资行为尚未因此呈现本土化特征。”一位信托公司资产配置部主管告诉记者。众多私募基金仍通过私人银行、信托公司、财富管理机构的全国性业务网点,面向各地高净值投资者募资。此外,全国各地高净值投资者对私募基金注册地极其关注——受此前P2P跑路事件影响,他们特别在意私募基金是否在大中型城市注册登记或设立办事处,以便他们能及时了解这些私募基金的运营动态,作为保障自身资金安全的一种措施。

记者获悉,针对高净值投资者的上述投资心态,越来越多私募基金正积极在北上深等城市设立办事处,进一步提升高净值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在这位信托公司资产配置部主管看来,高净值投资者之所以如此看重私募基金是否在大中型城市设立办事处,还在于他们认为这些私募基金能在大中型城市引入足够多的私募投研人才,从而加快投资策略的迭代升级,进而增加自身获取持续性高回报的几率。

(作者:陈植 编辑:李伊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