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国民技术净利大降近九成 6亿业绩补偿款悬而未决

K图 300077_0

近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国民技术(300077.SZ)披露的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国民技术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下降3.8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1123.48万元,同比下降89.19%。《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家标榜“安全芯片龙头”的企业从2017年开始,营业收入已连续四年处于下滑的状态,且扣非后的净利润连续四年为负。

国民技术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近几年受到偶发性事件的影响,经历种种问题,所以才会导致业绩出现连年下滑的现象。

业绩下滑明显

成立于2000年的国民技术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自主品牌的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并提供相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售后的技术支持服务,其于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之前,国民技术的业绩可谓光鲜照人。

然而上市即巅峰。在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其业绩便迅速“变脸”。2011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71亿元和1.0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65%和39.15%。

2017年开始,国民技术的经营情况又每况愈下,其营业收入不断下滑,其中2017~2019年,分别下滑了1.58%、13.37%和34.44%。净利润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分别亏损4.89亿元和17.86亿元。

就此,国民技术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近几年受到偶发性事件的影响,经历种种问题。公司集成电路主营业务中USBKEY等安全主控芯片等产品已处于市场成熟期,市场增量滞涨或下降,收入与毛利持续降低;可信计算芯片及解决方案产品,尽管有增长,但基数较小,更受国内安全政策及国际关系的多重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在此之前的2014~2016年,国民技术净利润分别为1014.96万元、8600.63万元、1.01亿元,但仔细查阅财报可见,2014~2016年公司分别获得的投资收益为546.90万元、7235.30万元、9564.34万元,政府补助分别为4711.25万元、4753.54万元、2782.03万元。可见其近几年的净利润主要来自理财和政府补助。

国民技术财务总监徐辉表示,公司理财收益和政府补助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这两项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

到了2020年,国民技术的业绩并没有好转,实现的营业收入约3.8亿元,同比下降3.8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1123.48万元,同比下降89.19%。

对此,国民技术表示,第一,受疫情影响,公司及产业链复工时间延迟,对公司业务正常开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第二,是公司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

6亿业绩补偿款悬而未决

在国民技术业绩下滑的过程中,曾考虑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求发展,但并购“跨界”却似乎让国民技术进一步陷入泥潭。

被国民技术“押宝”的是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诺实业”)。主要从事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下游客户集中于新能源电池以及数码电池领域。

2017年,国民技术收购斯诺实业股权时,从接触标的公司到董事会通过收购议案,仅耗时不到20天。

而就在国民技术完成对斯诺实业70%股权收购的一个月后,斯诺实业的主要单一大客户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出现债务危机,斯诺实业的经营遭遇“滑铁卢”。

2018年,斯诺实业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4.78亿元,未完成当初的业绩承诺,且差异较大导致业绩承诺方鲍海友(原斯诺实业控股股东、实控人)应承担的业绩补偿金额已触及业绩补偿上限,即业绩承诺方应承担的业绩补偿金额为6.65亿元。

2019年8月,国民技术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鲍海友履行相关业绩补偿承诺,该案已于2019年12月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国民技术方面对记者表示,截至2020年年报披露日,由于鲍海友目前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裁定终结强制执行程序。终结执行程序期间,公司享有继续要求业绩承诺方清偿债务的权利,业绩承诺方也负有继续向公司履行义务的责任。截至2020年年报披露日,业绩承诺方尚欠公司业绩补偿款6.17亿元。公司将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该事项,切实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