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跨界"公募基金董事长陈晓升:打造申万菱信的"阿拉丁"系统 让业绩自己长出来

外资巨头贝莱德旗下公募基金获批展业的新闻刷屏后,整个资管圈为之瞩目。陈晓升的一位好友给他发来信息,“会有基金公司面临严峻的挑战,可能还不自知。”

陈晓升这三个字,卖方知之者众多,他曾是任职时间最久的券商研究所所长,管理老牌申万研究所长达15年之久,开创多个业界先河。而今,刚刚切换赛道,加盟申万菱信基金担任董事长。

在陈晓升看来,申万菱信绝不能做那个“不自知”的基金公司。券商中国记者近日与陈晓升面对面交流,他思考最多的问题,正如吉姆·柯林斯撰写的《从优秀到卓越》,如何带领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发展,怎样才能从优秀到卓越,对他个人而言无疑是个挑战。

数据显示,贝莱德2020年底最新资产管理规模为8.68万亿美元,超56万亿人民币。据中基协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内地所有基金公司及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为58.99万亿,略超贝莱德的资管规模。

支撑贝莱德掌管8万亿美元资金的底层技术平台正是“阿拉丁”系统,它基于数据存储中心大量可靠的历史数据分析各类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蒙特卡洛法则模拟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给出资产组合中不同资产之间相关性的变化,帮助基金经理未雨绸缪,优化构建投资组合,已成为贝莱德的“中枢神经”,也是美国金融机构追捧的“神灯”。

陈晓升希望能打造属于申万菱信的“阿拉丁”系统,重构公司的投研体系,将对投资本质的理解和关于预期差的研究方法,转化成为一个从买方需求出发的研究、投资、风控一体化的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浓缩成三张表:公司研究关键假设表、总量研究关键假设表、组合管理关键假设表。因为投资领域的不同,和公司研究关键假设表相类似的,还有信用研究关键假设表、基金研究关键假设表、指数研究关键假设表……这些表格组成的集研究、投资、风控一体化的内部投资管理平台,统称为“关键假设平台”(KAP),即申万菱信的“阿拉丁”。

“基金公司的业绩从哪里来?业绩不是考核出来的,也不是拿鞭子抽出来的,更不是有理想就有业绩。业绩是长出来的,像一棵树一样,自己长出来。” 陈晓升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基金有生命力,给予一定的养分,有阳光雨露,根就能扎得深,就能长起来。产品的业绩来自于底层的体系,希望能把这一套体系慢慢搭建起来,这是我最想做的事。”

当下,申万菱信排名行业中游,对于中小基金公司如何突围的问题,也是陈晓升每天都在思考的。行业“二八”乃至“一九”效应加剧,但前十大公募的市占率相比十年前却是下降的。陈晓升从中看到了行业的发展机会,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会有不同的基金公司崭露头角,能否抓住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和机会,让客户从中分享收益,这就是中小基金公司的突破口。

在未来的产品布局上,申万菱信会把握两大主线:在主动权益产品方面,公司会围绕“美好生活”做布局,捕捉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信息时代、以低碳化为代表的新能源时代、以品质化为代表的新消费时代的投资机会,通过主动权益产品、量化投资产品、被动指数产品、QDII产品等来把握新机遇。而在固收产品方面,公司会开发“新理财”系列产品,包括可能布局滚动持有的短债产品、固收+产品、转债相关产品、量化对冲中性产品、FOF产品等,提供更加贴合老百姓需求的新型固收类理财产品,和广大的银行客户建立长期的互信合作关系。

以下为陈晓升与券商中国问答实录:

券商中国记者:作为曾经在市场上任职最久的研究所所长,您如何理解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基金公司在资本市场变革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陈晓升:现在我们讲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里讲到一个“国内大循环”,主要包括4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将是国内经济大循环,看上去跟资本市场没什么关系。但我觉得其实在大循环当中,资本市场应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央文件里很多地方都有表述。在上述4个环节基础上,还有2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消费之后,老百姓的钱还要做投资,投资不完全投资生产,还要投资研发。如果说我们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加上投资、研发,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资本市场恰恰就是把另外一个半圆补齐了,这个过程中,就是资本市场能起到的作用。基金经理的任务就是把钱给到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这是基金经理的责任,这也是基金公司扮演的角色。

资金更多流向那些能够创造价值的企业,企业有了投资后就有了研发,研发再到生产,形成了国内的大循环。这种国内大循环如果没有基金公司的存在,没有资本市场的存在,就是以前的计划经济,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这是我理解的基金公司在当下环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券商中国记者:券商与基金正高度协同,业务合作不断加强,从传统的卖方研究支持到财富管理部门的基金销售业务,再到目前正在兴起的券商结算模式。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券商股东的赋能效应越来越强。未来申万菱信基金将与股东方申万宏源证券在哪些领域相互协同?

陈晓升:作为申万宏源证券旗下唯一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点是ETF。ETF是一个交易型的品种,双方有很大的协同效应。

目前基金公司使用的行业分类基准仍然是申万的行业分类。前两天申万研究所发布了新的行业分类,我看了一下很有收获,他们对于这个行业分类标准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在这个指数的基础上可以做ETF,比如说现在的很多的行业指数没有包含港股,这次做的行业分类就包含了港股,比如说创新药、互联网、金融、地产等行业。未来的指数产品,ETF产品一定要包含港股,证券公司还可以在ETF基础上去开发场外期权, ETF还有融券的资源。证券行业,在一级市场有直投、有创投,二级市场有ETF等指数产品,可以做到金融对企业全方位的服务,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业务模式。

券商中国记者:您希望将申万菱信基金打造成为国内研究实力领先的基金公司,那么现阶段对于研究团队有无扩编计划?

陈晓升:我们还在广纳贤才。按照现在的规模,以及略微超前的产品布局,公司研究团队二三十个人是必要的。有一句话我觉得有一定道理,“某种程度上研究员比基金经理还重要。”因为一个研究员覆盖一两个行业,能不能找到覆盖领域里面的好公司,足以影响所有基金经理在这个领域上的投资,足见研究的重要性。

相较于私募,公募的股票池更大,必须有人关注这些公司,所以我们希望能找到每个行业里好的研究员。

作为基金公司,需要给研究员充分的尊重,即让他们关注自己想关注的行业。基金经理需要给研究员创造比较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这样才能“筑巢引凤”。

券商中国记者:什么样特质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才是好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

陈晓升:首先看研究员,一种是招募一些行业资深的优秀研究员,投资在于“预期差”,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东西,从中发现价值。另外就是沟通,研究员还要说服基金经理去买这个股票,带着基金经理去调研、去沟通,见产业专家,把新的变化反映给基金经理,为基金经理创造价值,才能算得上好研究员。

对于基金经理,我们希望投资能够风格化,每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都有一套成体系的风格,而公司需要稳定、优化基金经理的风格,内部不断培养各种风格的基金经理,风格多元化之后才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

券商中国记者:您在刚才也提到了贝莱德这种全球资管巨头,外资进入中国布局公募也越来越多了,然后您觉得这种外资的流入对于中国的资管市场或者说竞争格局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陈晓升:首先,外资的确有很多的长处和优点,他们的发展历史比我们更悠久,他们的整个管理体系、平台、人才以及全球视野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当然从过去来看,外资在中国的发展,不管是银行、证券或者保险,总体看三个行业发展不是那么好,有可能基金行业的发展会跟它们不太一样。为什么?因为基金的核心在于投资,更“对事”。而银行、保险、证券更“对人”,有可能基金行业外资的发展会比银行、保险、证券要好,因为它更市场化。

我们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也需要紧张起来,学党史有句话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得紧张起来,把工作带入更好的状态,把我们的管理体系、风险控制、人才队伍、全球视野,快速提升,这是非常必要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