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京东首发ESG报告 开放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产业带造血

K图 09618_0

K图 JD_0

4月21日,京东发布首份ESG报告,对外公布了京东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方面所采取的行动、取得的成就、未来目标等非财务信息。

开放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能力,助力产业带智能化转型,是京东ESG报告的重要部分。京东在报告中称,面向产业数智化时代,京东充分发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能力,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势能。

为产业带造血京东助力产业带数智化转型

近两年,国家不断强化助力特色产业带发展的相关政策,京东积极响应,助力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零售、制造业,京东通过C2M等路径为大量品牌商及制造商解决与消费者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丰富的能力和资源开放给众多合作伙伴,推动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同时,京东通过“京喜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推广工厂直供模式,通过搭建高效全链路零售系统,去除中间流通环节,推动“生产”到“产销”的全方位转型,实现供给端和消费端的双通路拉动,受益企业约有1万家。

在助力农业产业带发展方面,京东自2015年启动农村电商战略,过去五年京东平台实现农产品交易额超5800亿元,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渠道。

京东为工业和农业产业带赋能的主要支撑,即开放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能力。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京东在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方面不断提升物流时效。京东加快供应链、快递、冷链等基础设施下沉,服务产业带、农产品上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自2019年推出“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面向低线城市及重点县镇继续布局物流新基建,创新仓储模式,提升县镇村三级物流触达能力和服务时效。

除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物流基础设施,京东在助力产业带发展方面还注重为产业带造血,利用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带动产业带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京东在河北武邑、江苏泗洪、河北阜平等地推动跑步鸡、游水鸭、飞翔鸽等项目,从金融、种植养殖、加工、品牌包装、物流、营销推广、技术追溯等各个环节介入,打造绿色、安全农特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销售,培育农产品品牌。

未来,京东还将加大对产业带的支持力度。以京喜为例,接下来京喜将继续聚焦中国1000个产业带和源产地的100万家优质工厂型及农场型商家,帮助商家从新品孵化、爆品突破及产业集群提效增收三个方向寻找新增长点。

三大独特优势京东携手客户与伙伴共生共荣

京东在支持产业带发展方面有三个独特优势,即产地仓布局、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能力和产业中台服务能力。

首先是产地仓布局,京东基于产业带特色产品打造的产地仓,是释放产业带生产力、助力产业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以平邑智能云仓为例,2018年5月,平邑县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京东物流为当地量身打造了平邑智能云仓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超过4万平米,可实现自动化存储、自动化分拣等功能,尤其是全自动化的立库,存储容量超过1.1万立方米,日处理量订单超过10万单。

其次是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在解决流通仓配需求的同时,京东也通过C2M模式/供应链协同模式,精准高效地连接供给端与消费端,为国内品牌、尤其是中小厂商提供更高效的成长支撑,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从而催生更多贴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促进新型消费发展。

第三是京东的中台服务能力。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在产业带布局上以流量模式为主,作为自营商品、自建物流的最具产业属性的互联网平台,京东在助力产业带发展方面是产业中台模式。京东同时还开放了自身完整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能力,搭建分散的产业带商家难以自建的系统能力、用户运营能力、产业理解能力和B2B2C模式的企业服务能力,为商家提供一整套的产业中台服务直面最终用户,提升产业带商家产品的质量和运营效率,助力产业带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数智化发展。

京东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支撑的三大独特优势,助力产业带商家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手里有牌、门前有仓、网上有客”。

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政策导向下,挖掘大规模内需市场的潜力,培育新的增长极,正成为众多产业带上的厂商的转型方向。京东与政府、工厂和农场型、外贸型商家等合作,深入全国各产业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产品定制、渠道共融,不仅在消费端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产品、更好的体验、激发消费潜能,也有助于供给端做好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最终实现消费者、商家与京东的共生共荣,推动各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带动整个区域产业集群的数智化和提质增效。

京东首份ESG报告的发布,彰显了一家公司作为企业公民持续提升企业治理结构透明度、持续提高社会责任操守的决心和担当。ESG正日益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关键因素,京东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的努力,将为其赢得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