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G20峰会启动5万亿美元经济计划,投资者如何把握机遇?

3月26日, G20特别峰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会议上重磅声明:将启动5万亿美元经济计划,以应对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和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支持各国中央银行采取措施促进金融稳定和增强全球市场的流动性。随着各国政府不断推出更加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时A股释放调整压力逐渐回归基本面,作为投资者应该如何抓住投资机遇呢? 

经济复苏政策支持,A股风景独好

目前,国内本土新增病例多日为零,各大城市已基本实现全面复工。最新公布的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为-13.5%、-24.5%以及-20.5%,疫情的直接冲击已经较为充分地反应在1-2月的数据中。而近期企业已经逐步复工、人员活动也回暖。央行在3月13日盘后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定向降准政策落地。往后看,在财政、货币和社会政策的组合刺激下,经济较差的现状将逐渐过去,经济增速当前大概率将从底部爬升。

在3月26日举办的G20特别峰会上,习主席提出重要倡议,呼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同时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总的来说,虽然近期A股市场受到投资者情绪和境外市场下跌的影响有所波动,但从长远来看,最终还是由经济基本面来决定。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以及后续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将快速回到趋势水平,A股也会水涨船高。接下来还有较大的货币政策空间,现在布局A股正当时。

结构转型推进产业升级,权益投资正当时

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转型期,结构重于整体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持续进行,第三产业的GDP贡献率稳步提升,结构转型推进产业升级。中国科技行业竞争力正快速追赶美国,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叠加中国工程师红利,5G、云、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大有可为。

优质权益资产处于慢牛通道,有望持续创造超额收益

无风险利率长期处于低位;外资的配置将使优质资产获得重估;国内消费市场巨大,受益于品牌效应的消费行业优质企业投资价值凸显;叠加人口红利,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机会值得关注。

不擅长研究个股、趋势?可以交给专业的基金管理人,例如平安权益投资团队

在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的带领下,平安权益投资团队明确了以具有“核心优势”的企业为基础的投研导向,完成了人才梯队的补充搭建,并通过行业投研小组等制度来增强团队成员的互动交流。2019年,平安基金权益投资团队业绩表现较为优异。据海通证券数据源,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安基金旗下有5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超过60%,并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

平安科技创新三年封闭混合火热发行中

聚焦科技创新行业,平安科技创新3年封闭混合基金(501099)重点布局包括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5G)、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5G应用、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科技等板块,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分享科技红利的优质通道。

封闭运作模式,避免追涨杀跌

该产品采用3年封闭的运作模式,可避免投资者追涨杀跌,便于基金在规模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管理,争取长期正向回报。同时可投资流动性受限资产的比例更高,可借此适时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定增、转融通股票出借等,把握更多收益机会。

专业投资优势彰显,长期持有创造价值

在投资的世界里,长期因素更容易识别。因此,绝大部分取得优异成绩的投资者,都是长期投资者。数据显示,持有权益类基金的时间长度,往往与所获收益成正相关。

数据来源:wind,平安基金整理

时间区间:200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

当然,选对“赛道”也很重要,目前科技新周期已经开启,市场处于低点,正是适合投资的优质板块。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做保证,相关分析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关意见和观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公司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任何担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