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零下30℃ 有种收获叫“冬捕”

刚打上的鱼,就被游客抢先下手。

通过包头晚报抖音平台对阿尔善湖冬捕节进行现场直播

冬捕现场,收获满满。

本报出镜主播赵永峰展示头鱼,这条重28斤的白鲢,最终拍得6666元的价格。

◎策划 赵永峰记者 赵永峰 霍晓霞摄影 李强

2021年新年第一天,《包头晚报》直播小队带着对读者的祝福,带着对新年的期冀出发。此次直播的目的地是距离市区100多公里的达茂旗西河乡阿尔善湖。

白雪皑皑的北国冰封,年年有余的快乐场景,在广阔的草原上真实上演。冬捕,这个似乎离我们很远的画面,经由《包头晚报》新媒体平台,让市民有了近距离感受。

传统渔猎

冰湖布下大网

早晨7点,《包头晚报》直播小队从市区出发,一路向北。新年第一天的太阳已经在天边染出金黄色的光圈,可气温却没有丝毫上升。

到达目的地,眼前一片雪白,宁静的湖面和远山连成一片,踢开脚下的雪,才知道已经身处冰湖之上。

走在湖面上,踏雪的咯吱声传得很远,冷风打在脸上,能明显感觉到西河乡与市区的巨大温差。

“冬捕”,一定在每年最冷的季节。

冰面上-30℃的低温,呵气成霜,骤起的白毛风呼啸而过。太冷了,冷风驱使人们不断地跺脚、走动,宁静的湖面上有了生机。

来早的人们,追寻着一群穿着迷彩服、大棉袄、水棉靴的汉子,他们就是这次冬捕的主角——有着近40年传统冬捕作业经验的冬捕队。

此时,鱼把头于师傅正带着工人凿冰打眼、冰下走网。于师傅介绍,这种传统的冰下作业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为保证能在中午前后结束捕鱼,当天从清晨4点开始,他们已经在冰上作业,首要工作是确定入网地点、捕鱼区域和出网地点。冬季水面冰封后,冰下的鱼会扎堆儿待在一个地方不动,而扎堆儿的鱼群究竟待在什么地方,全凭鱼把头的经验判断——冬捕的魅力正在于此,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鱼,下一条鱼有多大,甚至忙活半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也是有的。

寒风吹得冬捕队的成员们各个脸颊通红,他们正用冰镩子(铁制的凿冰工具,头尖如锥,有倒钩)击碎约60厘米厚的冰层,再用“水耗子”牵引渔网。近两千亩的湖面上打出了上百个眼,一张巨大的渔网在水下铺开,渔网上沿有浮子,下沿有重物坠着,下水后上沿的浮子紧贴冰面,底下坠在水底。鱼把头于师傅告诉记者,他们在湖中下入一张宽6米、长1000米的渔网,期待新年第一网能打出“红网”。

头鱼竞拍

抢个喜庆彩头

太阳升得越来越高,来湖面上看冬捕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达茂旗阿尔善湖第三届冬捕节在人们的期待中开幕。

开幕仪式和祭火过后,大家都在寒风中耐心等待,期待着新年第一网鱼出水的时刻。孩子们则玩起了脚下的积雪,不亦乐乎。

随着绞盘不断转动,渔网在引绳的带动下慢慢向出网口方向移动并逐渐收紧。渔网的前部到达出网口后,鱼把头换上粗大的牵引绳,通过绞盘将渔网拽出出网口。随着绞盘转动,渔网在一片氤氲白雾中被一点点拽出水面。人们都围在出鱼口和出鱼通道上,紧紧地盯着,等着鱼儿跃出冰面。白毛风扑打着人们的脸颊,可丝毫不影响人们内心的澎湃,出鱼口处的水槽积水不断回流湖内,鱼把头不停地冲刷着刚出水的渔网,一阵阵雀跃的喊声中,第一条鱼跃出冰面。相机快门咔嚓咔嚓的响声回荡在草原,将这冰雪中的丰收永久留存。

阿尔善湖的冬捕一年一次,今年的冬捕总计3天。在新年第一天头一网的冬捕中,鱼儿刚出冰面就被游客“相中”买走,水下的渔网才收上湖面,鱼就被抢购一空。

大人们围观看鱼,孩子们一旁闹着跳着,冰雪草原上的冬捕,别有一番趣味。

一直以来,冬捕的“头鱼”都是吉祥、好运的象征,人们更相信获得头鱼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因此每年的冬捕“头鱼”都是游客们竞相争抢的“彩头”。此次活动主办人达茂旗牧民牧仁介绍,当天的冬捕总计出鱼上万斤,捕获的“头鱼”是一条生长周期在5年左右的白鲢,重28斤。头鱼最终以6666元的价格被游客拍走。

收获美好希冀

撒下大网

从2019年开始,每到冬季,为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期待来年更加富足美好,达茂旗都会举办一场“冬捕”盛会。

蒙古族传统祭祀、头鱼拍卖、摄影比赛、冰上漂移、歌舞表演……除了这些“传统”项目,今年还打造了盛大的全铜火锅宴。

冬捕习俗项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历史上北方各民族在这一区域繁衍生息,农耕牧猎,迁徙流动,地域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冬捕传统,从祭湖、醒网到传统的渔猎作业以及冬捕期间的蒙古族服饰展示、文艺表演、头鱼拍卖等一系列活动,都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