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做好“六稳”工作 落实“六保”任务】稳固产业供应“无形链” 坚守经济发展“生命线”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对工信部而言,下半年最大的挑战是先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需要紧迫解决的大问题”。

经济生产环环相扣,产业链供应链是重要支撑,处于经济生命安全线的中枢地位。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稳经济基本盘意义十分重大。

年已过半、水到中流。面对疫情大考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区如何保产业链供应链“不断链”?

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今年以来,粮食生产“稳”字当头,全区围绕“六保”抓好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稳步增长,市场供给充足,稳住了农业这个基本盘;能源输出稳定充足,全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大煤炭、电力生产和外送力度,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供给;工业增加值增速由降转增,全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已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以“六稳”“六保”为抓手,我区稳扎稳打、攻坚克难,在逆势中应变取胜,全力保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效显著。目前,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后续发展前景看好。

仓廪实天下安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春节过后,自治区农牧厅开始对备春耕物资储备调运、农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实行日调度,专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全力抗疫情促生产八条措施》,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完善‘厅长、处长直通车’制度,及时解决农资企业复工复产和运输受阻问题。”自治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系列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全面打通农资运输、农产品销售堵点,确保了春播所需农资、农机、贷款等充足供应、及时到位。

据农牧部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3635万亩,同比增长1.7%。与此同时,禽蛋、牛奶产量增长,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常规性举措“+”真招实招硬招,内蒙古稳住了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

虽然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打牢,但也应清醒看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粮食供需紧平衡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2020年,自治区通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提升粮食产能。

——各地抢抓春季施工窗口期,加快推进8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工程完工面积达182.5万亩。通辽市开鲁县、科尔沁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总体工程已近收尾,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见效;

——今年,在河套灌区、土默川灌区和西辽河灌区的6个旗县区,开展了12.2万亩中度、重度盐碱化耕地改良试验示范,目前总体工程进度过半;

——2020年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10大行动计划出台,包括《2020年农牧厅、财政厅农牧业产业集群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0年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计划》等,加速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步伐。

稳粮仓,振奶业。作为全国名副其实的“奶罐”,内蒙古责无旁贷。

2019年,《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从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提高奶畜养殖设施装备补贴标准、强化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细化实化奶业振兴的具体举措。2020年,自治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这些政策文件一一落实,推进奶业振兴毫不含糊:

落实4亿元专项资金,对饲草料收储、种公牛培育、性控冻精、进口母牛、中小养殖场改造升级、民族特色奶食品加工6大环节实施补助;启动金融精准服务奶业振兴专项行动,明确三年内向自治区奶业全产业链提供不少于500亿元的融资支持;奶业主产盟市相继出台了奶业振兴意见,明确具体措施及发展路径;伊利、蒙牛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在五大优势区域布局自有奶源和加工基地。

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是振兴奶业的重要举措之一。

6月30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总体方案》,明确了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日前,自治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首批160个试点示范名单公布。同时,从公开征集的476件民族传统奶制品包装设计方案中甄选出的包装设计式样,已全部免费提供给奶制品加工户选择使用,有效改变当前多数传统奶制品无包装、裸卖的尴尬局面。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内蒙古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守粮食生产底线、明晰奶业振兴方向,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促生产保供给攒足工业发展“基础粮”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口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作为全国重要能源保障基地,内蒙古把保能源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能源行业成为我区上半年复工复产时间最早、效果最明显的行业之一。

包头铝业华云二期合金铝生产线,最近正式恢复满负荷生产。260台电解槽每天可生产750吨电解铝液。高产能的背后,是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政策的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蒙西电网为包铝集团每度生产用电降低了1毛多钱,半年时间就累计为企业节约了4亿多元的用电成本。

“电力多边交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包铝下一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走合金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提供重要的支撑。”包铝集团企业管理部专员乔立峰表示。

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今年以来,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内蒙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先后制定实施了煤炭保供、能源保供、能源经济发展等工作方案,分类指导、逐矿逐企推动复工复产,狠抓煤电生产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快其它行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保障。

今年上半年,全区煤炭产量4.7亿吨,销量4.6亿吨,其中外销2.7亿吨;发电量2189亿千瓦时,外送电量933亿千瓦时。原油产量59.58万吨,天然气产量144.22亿立方米。

在保障全国、全区能源供应稳定的基础上,内蒙古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新能源发展步伐逐步加快。

据悉,全区新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正在不断提高,近两个月均居历史高位。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能源发电量突破400亿千瓦时,达到408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5%以上,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全区6000千瓦以上风力和光伏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031万千瓦时和1079万千瓦时,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

而随着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2020年,内蒙古还将继续优化能源结构,安排新能源项目28个,计划年度投资超过470亿元:

——乌兰察布600万千瓦风电基地是国家批复的首个风电规模化平价上网项目,单体陆上规模最大,建成后主要在京津冀地区消纳,对于京津冀地区打赢蓝天保卫战和自治区发展壮大绿色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达拉特光伏发电奖励激励基地项目建成并网后,达拉特基地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有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锡盟特高压通道配套风电基地、上海庙通道配套新能源基地、扎鲁特通道配套风电基地等项目,建成后将大力提升5条特高压外送电力中清洁能源占比,为全国加大节能减排、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自治区正开展我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初步考虑,到2025年,形成阿拉善、巴彦淖尔、包头、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蒙东等六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推动我区可再生能源基地化、规模化、集中化发展。”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7月28日,号称现代能源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2020中国·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指数在北京发布,这是数字化推进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为引领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提供详实有效的科学依据。

发展现代能源经济、优化能源结构,内蒙古步履铿锵、逐梦前行。

补短板锻长板筑牢经济运行基本盘

一台汽车的出厂,需要板材、零部件和整车企业的密切配合,一件服装被摆上货架,背后是纺织、面料、成衣工厂的通力合作。现代社会,产品的生产销售都会被“无形之链”所操控。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梗阻,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

在疫情的强力冲击下,如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稳定“不断链”,内蒙古主动出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全力以赴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为更好服务企业,我们加强了产业链大型骨干企业日调度,设立了中小企业投诉举报电话和诉求回应机制,建立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购销信息发布平台,这些举措使全区工业生产供应链条进一步稳固。”内蒙古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施《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十条政策》,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开展服务百家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等,随着一系列稳企援企惠企政策密集出台落地,我区工业经济呈现逐步企稳、回暖态势: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5月份为同比下降3.6%,实现增速由负转正。

从市场主体数量看,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2876户,较去年底增加了121户;从企业从业人数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就业人数同比增长2.3%;从产业链供应链看,重点工业产品产销两旺,监测的40种重点工业产品中,产量同比上升26种、占比65%,全区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9.8%,产成品库存低于全国6.3个百分点。

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挑战终究会过去,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却是长期课题。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底盘,将是未来精准施策的重中之重。

在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内,内蒙古曜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橡塑及胶黏剂助剂项目生产车间内,一粒粒白色小颗粒状的精制蜡被打包装袋。其生产原料来自于相隔不远的垣吉化工的精制蜡,而垣吉化工的生产原料则来自于同在大路园区的伊泰煤制油项目。一条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在大路园区一延再延,寻常煤炭经过层层神奇转化不仅被彻底“吃干榨尽”,而且身价“水涨船高”。

近年来,大路工业园区在460万吨煤化工产能基础上,着力推动煤化工“源”字头产品向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及中高端、终端化精细化学品延伸,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八大链条立梁架柱,构建起门类齐全的全产业链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同大路工业园区一样,目前全区112个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步伐正在逐步加快。以沿黄沿线经济带56个工业园区和百亿元园区为重点,已基本形成“铁矿石—铁精粉—炼铁—炼钢—深加工”一体的钢铁产业链;形成“煤—甲醇—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化学纤维及下游制品”的煤化工产业链;形成“煤—电—铝—深加工”一体化的铝产业链以及稀土、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等大产业链。

此外,针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存在的短板,我区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成色。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2.5%,其中电子计算机通信业、稀土行业分别增长47.7%和9.4%。单晶硅产量同比增长58.6%,光缆增长10.9%,智能电视机增长4.5%。

2020年1月,我区《关于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提出,将从加快工业园区调整整合步伐、推动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园区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加快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解决目前发展方式粗放、产业集聚度低、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固链、补链、强链,内蒙古转型升级步履不停,久久为功。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上半年,经受住重重考验的内蒙古,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推动内蒙古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下半年,向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进的内蒙古,将继续全面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而奋斗。(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许晓岚 高慧 康丽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