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走进大青山脚下的航天城……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方的大青山脚下,座落着一座航天城,1965年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就在这里建成。在当年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老一代航天人研制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老中青三代航天人做客人民网。人民网富丽娟摄

“科技强军,航天报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党和国家期待着我们拿出新的东西来,我们航天人责无旁贷。”在2021年4月24日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人民网记者走进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后简称航天六院),采访了老中青三代航天人,讲述我国固体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讲述几代航天人的奉献、坚守、奋斗与牺牲。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看来一切都值得”

说起航天六院的发展历史,航天部新长征突击手、航天六院党委工作部一级专务张志刚激动不已:“这里是我国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张志刚告诉记者,我国从事固体动力事业的单位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早期从事固体动力事业的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也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还走出来三位院士。

航天六院是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试验基地。1965年,现在的航天六院由川南搬迁到塞北高原。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老一辈的“航天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原六院46所研究员杨佩娟告诉我们,内蒙古基地当时只有南4栋、北4栋8幢三层简易小楼,既是工作场所,又是单身宿舍:“几千人一下涌入基地,单身宿舍根本无法安置,许多人只能分散借住在附近的甚至更远的老乡农舍,上下班都需要走好几十公里。”

科研团队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铸就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人民网富丽娟摄

这位当年只身从上海来到边疆内蒙古的姑娘,如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说起当年的创业史、奋斗史,杨佩娟老人觉得“如今看来一切都值得”:“我们千里迢迢奔赴内蒙古大草原,有清华、北大、哈军工等顶级院校的毕业学生,有从沈阳、天津、包头等工业城市支援来的技术工人,有从部队转业的战斗英雄,更有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科学技术人才。”

那时的内蒙古冬天非常寒冷,基地经常没水吃,所以有凿冰取水的故事,许多人有起冻疮的情况,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埋怨,更没有一丝的沮丧情绪,大家总是互相鼓劲:“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

“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航天六院在中国航天固体动力发展史上创造了十余项第一,见证着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跨越,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爱国奉献的历史壮歌。

如今,六院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强力支撑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做到99分还不够,要做到101分”

航天人的“严慎细实”体现着工匠精神。航天工程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科技体系,不仅技术复杂、研制周期长、质量要求高,且探索性强,风险性高。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研制、生产和试验中用科学求实和专注精细的精神,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破解一道道科学难题,铸就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刘孝义是航天六院第一位特级技师,在访谈中他讲述了用技术助力航天、自主创新的经历。人民网张聿修摄

刘孝义是原航天六院红岗公司技术顾问,也是航天六院第一位特级技师、六院技术工人里的“特级金点子”。随着刘孝义名声越来越响,各种企业陆续向他抛出橄榄枝,甚至许多国外企业开出数倍于他当时的工资,邀请刘孝义跳槽加入。“那个时候我挣的工资是300一个月,别的单位开出的工资是5000一个月。”刘孝义回忆,“想去,哪能不想去。但咱们国家确实需要在这方面有实力的人,要把咱们国家的事情干好。”

刘孝义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事业的建设者,跟众多和他同样怀揣着“冰天雪地斗严寒、迎难而上为国家”豪迈情怀的航天人一道,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国外技术封锁、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等困难,先后成功交付“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第三级发动机,改造某型号发动机,研制打破国际垄断的EPKM发动机等。

探索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自主创新、奋勇攀登的生动缩影。

“做到99分还不够,要做到101分。”航天六院红岗公司四分厂钳工组组长郑朝阳所从事的工作,是为发动机生产工艺装备。这些手工打造的各类型工艺装备,是用来加工连自动化机床都无法满足精度要求的零部件,为航天产品“高、精、尖”技术保驾护航。

全国技术能手,航天六院红岗公司四分厂钳工组组长郑朝阳,讲述如何将创新创造融入生产实际。人民网张聿修摄

郑朝阳认为,创新是时代赋予“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他时刻瞄准金牌标准苦学实干,凭借练就的一双巧手,出色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使用丝锥改制成独特的菱形钻头,实现高强钢小孔精确加工;自制联结套筒刻线工装,使产品生产效率提高5倍……

郑朝阳正在进行航天产品打孔工序。受访者供图

“我现在已经干了30多年了,一直还在生产一线上,把小事干好了就是干大事,把平凡的事干好了,你的一生也就不平凡了。”这些年来,郑朝阳坚守航天一线,不断创新方法,改造工艺装备,100多项革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他把“工匠精神”镌刻在了每一件产品当中。

“对航天的情怀,让我回到草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这一代航天新青年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家乡的情怀,对航天的情怀,让我回到草原,我想,还有什么比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更幸福的呢?”在六院,有一个“小学霸”。17岁本科毕业、20岁硕士毕业的杨光美,打小就爱航天,20岁加入航天六院,开启了她人生的“航天之旅”。

航天六院本部工作人员杨光美讲述自己的“航天梦”圆梦故事。人民网张聿修摄

杨光美的“航天梦”在幼时便生根发芽,发射控制室里的设计师、太空行走的宇航员,让她心驰神往。2013年本科毕业的杨光美来到航天六院的招聘专场,却被告知人才引进的门槛提高,本科毕业生不在招收范围内。怀揣着航天梦,她又继续读研深造,学成后如愿加入到了航天队伍中。

成为航天大家庭的一份子后,杨光美从事的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自从我进入航天六院之后,作为一名‘90后’的小兵,六院的导师‘传帮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我可以很快熟悉工作岗位,不断学习,直至能够‘挑大梁’。”杨光美说。

杨光美与同事探讨工作。受访者供图

“从上学就一直受‘科技强军、航天报国’思想的影响,我也希望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的事儿往后放、往后想,科技强军、航天报国,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航天精神犹如璀璨的星辰,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奋进、筑梦太空。

半个多世纪,几代航天人挺进深山、开赴荒原、转战戈壁,矢志不渝、初心不改,航天六院固体事业已经华丽转身,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现在的六院年轻人朝气蓬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了新的时代特征。”谈及未来,张志刚信心十足,“目前,六院‘一个目标三步走’战略已经确立,‘十四五’中长期规划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大路径格局基本形成,重大项目深入推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动力公司新征程已然全面开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