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先锋乡:按下产业兴旺“加速键”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以群众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农业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拓宽了群众的增收门路,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蒙古包“远走他乡”,传承文化促发展。在新地村,天赐祥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制作车间忙碌而有序。员工江义正在装车发货,他告诉记者:“目前发往山东、通辽、呼和浩特的订单就有10多个,几乎都是50000元以上的订单,现在我们正加班加点赶制蒙古包。”

蒙古包、手工毛毡、勒勒车等民族产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实体名片。企业负责人葛立超2014年返乡创业之初就瞄准了这一领域,2015年建厂以来,每年产值都能达到200万至300万元,产品远销黑龙江、辽宁、广东等地,带动当地1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葛立超说:“下一步我们准备开发一些传统文化项目,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把优质民族文化产品销出去,让村民不出村也能致富!”

小香菇“茁壮成长”,战贫带富效果强。在张家伙房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自动化调温技术为大棚里培育的菌棒带来了舒适环境。“食用菌基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现有冷棚30栋、发菌棚10栋、菌棒30万个,用工人数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为实现产销一体,我们现在自己制作菌棒,预计5月1日菌棒上架,五月中旬出菇采摘,每天产值能达到1500多斤。我们生产的食用菌市场前景好、销路广、货源供不应求,去年开始就已经通过经销商销往韩国、日本、朝鲜等地了。”张家伙房村党支部书记兼食用菌基地负责人王立介绍。

发菌棚里,为菌棒配料的杨志峰原来在外打工,现在实现了在家务工就有收入。他说:“我在这里上班一个多月了,每天能赚到100多元,我们这儿土地贫瘠、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这个产业,一年到头闲不着,守家在地就能月月有收入。”

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地区农业朝着规模化、现代化迈进,而且为附近村民务工提供了稳定就业机会。这种党支部牵头、以“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已经形成规模,“小香菇”的战贫带富效果将逐步加强。

小柿子“接二连三”,绿色高效收益好。新林村附近的国道303路北,设施农业大棚成方连片。棚内,春光旖旎,蜂柿花如满天繁星。

为了保证4月底蜂柿上市,62岁的贫困户李发每天起早贪黑给蜂柿打岔子、摘秧,虽然辛苦,但心里很满足:“过去种地靠天吃饭,收入太低,我们都是‘弃农转工’,现在乡村振兴,让种地有了新希望,大家又纷纷‘弃工转农’了。”

在先锋乡,像李发这样在合作社打工的农民有近500人,乡村产业振兴下的促农就业增收,已成为一种实现农民就地、就近、稳定就业的新趋势。

“这16栋大棚是乡政府给争取来的京蒙协作扶贫项目,2020年蜂柿种植年收益达40余万元,带动村里100余人就业。今年有几个棚种了香瓜、西葫芦等水果蔬菜,接着搞采摘,让农业‘接二连三’,收入肯定会更高。”说起未来发展,新林村党支部书记彭亚东信心满满。(记者 宋玉静 通讯员 边静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