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乌兰察布市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 67万农牧民安居梦圆

记者于澎

“老房子多年雨水浸泡,烟囱坍塌,甚至椽檩都发了霉长出了‘蘑菇’。”

兴和县城关镇二台子村村民陈金娃,丈夫四十多岁时因病去世,她独自把三个儿子养大,帮助他们成家立业,而自己却依旧住在五十多年的老房子里。今年夏天,受益于危房改造政策,陈金娃终于搬进了新房,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70多平方米的房子装修得有模有样。

作为欠发达地区,乌兰察布市农村房舍基础差,大部分建造于上世纪60、70年代,且土坯房居多,危房占住房总量的81%。从2009年到2020年,我市大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有67万农牧民像陈金娃一样改变了居住环境,有了安全、舒适的新家。

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拆危房建新房

“这种日子,活一天算一天,至于房子,有个钻的窝就行。”

以前总是说丧气话的段志平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还能住进敞亮、整洁的砖瓦房。

年轻时段志平患上了咳嗽病,由于家境贫寒没钱治,慢慢成了气管炎,到后来硬是拖成了肺心病,经常需要打点滴维持,劳动能力完全丧失。更让段志平灰心的是,儿子出生后智力发育不佳。

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段志平被识别为贫困户。驻村干部、村委干部上门为这个家庭想办法、谋出路。

“根据他的家庭情况,我们首先为他办理了低保,带他儿子进行了二级智力残疾认定,并给其安排了保洁员公益岗位。今年,政府为他们补贴8000元,资助购买了3头牛。”二台子村村支书粱艳向记者介绍,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段志平一家人渐渐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而最让段志平津津乐道的,还是去年他们一家搬进了新房子,自筹资金只花了一万多元。“以前住的是几十年的老房子,雨天漏,冬天冷,窗户小,窗框还是用纸糊的,家里光线也不好。”段志平原先住的房子,被认定为D级危房,去年在危房改造补贴支持下,原址重建。

新房子盖起来,安装了暖气,购买了沙发、茶几、电视柜,一台大平板电视把家里装点得现代化气息十足。段志平发出了由衷感慨:“要不是政策好,我这身子板都活不到现在,更别说住这样的房子了。”

花钱要少效果要好维修加固

“这房子是给儿子娶媳妇时盖的,在当时就算不错的房子了。”凉城县岱海镇杜家村68岁的贫困户曹米换的老房子是1995年建的,除了地基、顶棚、窗户以及前门脸装裱的一层红砖,其他部位材料都是土坯,2018年,被鉴定为C级危房。

乌兰察布市危房改造任务重,像曹米换家这样的C级危房十分普遍,且农户自筹能力弱。针对这一情况,我市积极探索“维修加固”的危房改造模式,并依托内蒙古工业大学技术支撑,摸索出了“配筋砂浆带捆绑式”加固改造技术,得到了国家住建部专家验收组的好评。

“原先的土墙里塞入了大量钢筋,还用混凝土浇灌,现在非常牢固。”曹米换还告诉记者,老房子墙体比现在盖的砖瓦房厚,后墙有90厘米,其他墙体也有50厘米,冬天保暖效果非常好。“一听说有这样的维修项目,我自己主动就去找村委会了。这样既能保留老房子的优点,又省事省钱,我们自己就花了2000多,你看看,真不赖!”除了加固,当地还为曹米换的房子吊了顶,铺了瓷砖,换了门窗,装了室内卫生间,居住条件较之前大大改观。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过关、农民满意,乌兰察布市在房屋维修加固中,按照入户评估、确定对象、设计方案、编制预算、签订合同、准备材料、组织施工、工程决算、竣工验收的“九道工序号”法,同时采取换瓦、换地面、换门窗、换吊顶、主体结构加固的“四换一加固”方法进行维修改造。

“维修加固的改造方式老百姓十分认可,特别是农村老人多,这样不需要搬家折腾,花费也很低,改造后安全有保障住得又舒服。”凉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主任裴东伟告诉记者。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成示范幸福院里话幸福

上午,察右前旗平地泉镇花村互助幸福院的文化活动室里十分热闹,老人们凑成两桌一起打牌、下棋。人到老年,扎堆儿娱乐成了他们排解孤独、消遣时间的好方式。

这些老人原本都居住在附近村庄。年轻人外出,农村不仅“空壳化”现象严重,老人养老成了问题,而且房屋老化,住房安全也存在很大隐患。

基于这样的现实,自2012年起,乌兰察布市按照“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60岁以上有生活能力、无生产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贫困户可自愿免费入住。

75岁的张德礼是花村幸福院的第一批住户,2012年底,他从附近的大井洼村搬来。在大井洼村时,他还住在几十年前建起土木结构老房子里,而且村庄属于山区,出行、就医、购物都十分不便。

“最要命的是,村里人烟稀少,谁有个急病,都没人能及时搭照。”张德礼说。互助幸福院之所以受欢迎,就是缓解了老人和子女这方面的担忧:现在“好了,谁家早上要是不往开拉窗帘,也会有人过来问问是不是感冒难受了,住在这里,孩子们在外面打拼也安心。”

花村幸福院里的配套也不简单。有卫生室、超市、文化活动室、公共洗衣房、爱心理发室,家家都配套室内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还接入了大暖。“幸福院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农村老人住房安全问题,而且也探索出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让老人幸福安度晚年。”察右前旗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安世飞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乌兰察布市以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为主体的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被列为全国农村养老工作示范点,被民政部评为“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人居环境范例奖”。据了解,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前,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常住户36万户,有29.3万户居住在危房中,占常住户的81%。自2009年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作实施开始到2020年共完成投资117.3亿元,实施危房改造29.3万户,惠及67万农牧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万户贫困人口10万人受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