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丰镇月饼:飘香百年的老味道

看看我们做的大月饼

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进行现场直播

倒上熟胡麻油开始和面

做月饼是拿手活儿

撒上芝麻

放入烤炉

传统的火烤制作技艺

金黄的月饼出炉啦

中秋佳节将近,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丰镇月饼”可谓是人们记忆深处的“中秋味道”。据有关资料介绍,丰镇月饼起源于丰镇市下辖的隆盛庄镇,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被收录在“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示名单”中。9月17日,记者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隆盛庄,探寻了“丰镇月饼”的历史和故事。

“我们坚持手工制作,就是想留住这个味道!”常三文是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他带记者来到了打月饼的作坊。一个约60平方米的房间里有两个大铁锅,一个铁锅里熬着糖水,另一个铁锅用来和面。一名男工将面粉、熟胡麻油、糖水等按比例倒入铁锅,然后用铁铲搅拌起来。铁锅旁边是一个做月饼的大案板,4个女工称重、分剂、做胚、摆放,各自忙活着。常三文的儿子常晓峰负责将摆放好的月饼放进烧炉火的烤炉,计时、下签子、刷油……直至月饼烤制完成出炉。

提江大月光、番毛饼、上红饼、洪油糖饼(包括包馅饼)……在做好的成品中,月饼分为多个种类,各具特色。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对人形的月饼,一个是男人的形象,一个是女人的形象,掰开后里面是五仁馅。常三文的爱人告诉记者,这个月饼要买就要买一对,寓意团圆美满。说着,她还给记者看了各式各样做月饼的木质模具,这些模具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距今也有百年的历史。

常三文告诉记者,隆盛庄月饼干货制作技艺是随着清政府移民政策定居隆盛庄,随商业发展而形成十大商业行社,其中月饼干货行社“上三元”行社最为鼎盛,这个技艺就是从那个时候传承下来的传统制作技艺,至今已有300年历史。

说起常家与隆盛庄月饼干货制作技艺的结缘,常三文说,他的祖爷爷常锡林从山西带着14岁的儿子常清(常三文的爷爷)来到隆盛庄,并将常清送到“上三元”学徒,学得“上三元”制作各色糕点的绝活,这其中也包括“丰镇月饼”的做法。这门手艺在常三文家族内一代代传承至今,常三文已经是第四代。如今,常晓峰也加入到隆盛庄月饼干货制作技艺的传承中,成为第五代。“制作技艺重要,原料也很重要。”常三文告诉记者,要坚持手工传统技艺制作,月饼的面粉、胡麻油都必须有保障,才能让做出来的月饼不“变味”。

常三文不仅仅会做月饼,他的作坊还制作各式各样的糕点,由于临近中秋节,目前月饼成为最畅销的品种。现在常三文的作坊里每天做出的月饼达1200斤左右,大都销往周边地区。“说不累是假的,但是这门手艺已经传了好几代了,不但能谋生,还能传承非遗文化,这也是很让人自豪的事情。”常三文笑着说道。(文/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马丽侠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牛天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