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两姐妹上了清华、人大 这个农家小院飞出一对“金凤凰”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所有父母共同的心愿。

开鲁县麦新镇富通镇村姜玉龙、宋朋艳夫妇,最近让无数家长们艳羡:他们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姜博双、姜敬双分别以705分、67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父母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孩子是咋学的?带着大家的关注、好奇以及敬意,笔者日前走进了这个朴素的农家小院,走近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姜玉龙、宋朋艳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夫妻俩经营着30多亩耕地,种植玉米、红干椒等作物,日子虽说不太富裕,但也说得过去。2014年,姜玉龙不慎摔伤,从此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要强的宋朋艳便到砖厂、粮库打工,一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姜玉龙、宋朋艳的勤劳、朴实、善良,潜移默化中给了孩子最好的人生教育,她们有理想,有追求,性格平和、乖巧懂事,从不乱花钱、从不比吃比穿。让无数父母心惊胆战的“叛逆期”,也没有出现在这对姐妹身上。

无论是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孪生姐妹,还是尚在小学读书的儿子,宋朋艳说,她们全都没有上过兴趣班、培训班。一是受家庭经济条件所限;二是不想给孩子太多负担。她和丈夫的想法一致:让孩子轻松学习、快乐成长。但她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孩子的用心,丝毫不比其他家长少。“只要是学习需要的,肯定支持,想看啥书就买啥书。孩子考好了,会给上五块、十块钱让她们自由支配,前提是不能吃垃圾食品。”宋朋艳说,她会细心地收藏孩子的每一次考试成绩,然后与上一次作个对比。即使发现哪一科成绩下滑了,她也不会训斥、指责孩子,只是引导孩子分析原因、找出不足。孩子放假回到家,她不会过多地强调学习,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尽情地玩,她会想方设法帮孩子减压,从不施压。高考前,老大姜博双有些紧张,天天给她打电话,她开导孩子:“要放轻松,咋也能考个500分吧,500分就挺好。”最终,两个孩子轻装上阵,均考出了理想的成绩。

姜家整整一面墙的奖状,记录着这姐妹二人的奋斗青春、成长足迹。

姐妹俩14年级在村小读书,5年级开始直至高中毕业一直住校。小学阶段,姐妹俩成绩虽然不错,但并不突出。进入初中后,姐妹二人成绩逐步提升,八年级下学期开始突飞猛进。“中考时,老大700.3分、老二692.5分,是全校前两名。她们以全县理科第十和第二十二的名次一起进入开鲁一中火箭班,还得了5000元奖金呢。”父亲姜玉龙清晰记得孩子的分数、排名,满脸的骄傲和自豪。

进入高中后,姐妹俩成绩稳中有升,基本保证在全校前十的位次。问及她们的学习技巧、高分秘诀,二人异口同声:好好听课。她们说,只要上课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重点当堂消化掉,就会事半功倍。她们认为,学习并不需要起早贪晚、大量刷题,经常熬夜非但没有好处还不利于身体健康。

学霸不等于书呆子。姐妹俩兴趣广泛,乐于交友、阅读。下课,她们会第一时间“飞”出教室,丢口袋、打篮球、踢足球。当然,她们也有安静的时候,约上好友站在墙根儿晒太阳,聊天儿唠嗑。姜敬双说,她们人缘儿都特别好,交到很多知心朋友,是无话不谈、很铁很走心的那种。收获到友谊和学到知识一样,这让她们的校园时光快乐充实。她说,不止要和同学处好关系,更要和老师做朋友。“对老师足够敬畏、敬重的前提下,把老师视为同龄人、好朋友,这样才能轻松地和老师沟通交流、请教知识。”她自我爆料说,经常会打趣老师。阅读方面,姐俩兴趣相投,都喜欢推理、悬疑、解谜类书目。

心中有理想,梦才会有航向。姜玉龙说,两个孩子能考进高等学府,与她们明确的目标有关。到中山大学学法医或者是去警校学刑侦,去厦门大学学经济学,是姐妹俩在高一时就确定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更绚丽的花朵;优异的成绩,回报给她们更高远的未来。姜博双填报了5所高校的专项招生计划,高考成绩刚刚揭晓,她便同时获得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资格。最终,她选择了清华大学,被能源与电器类专业录取,虽然不是自己梦想的专业,但她并不觉得遗憾,毕竟,追梦的过程是美好的。姜敬双坚持梦想,没有听从父母让她填报北大医学系的建议,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并被顺利录取。

农家小院飞出一对“金凤凰”,备受关注,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内蒙古百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资助姐妹俩每人每年10000元生活费,直至完成学业;村委会、党支部奖励600分以上大学新生,两个孩子各得1000元;创建“国兰基金”并连续十余年资助大学生的宋国兰女士给予每个孩子1000元爱心资助;和颂宴会厅、悠夫鸽业、志伟鞭炮展销等企业或个人,纷纷以不同方式给予资助。姜博双表示,她们会继续努力学习,将来以一流的专业知识回报家乡、回馈社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