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海南区:荒废盐碱地变身“聚宝园”

秋高气爽的时节,记者在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的光伏农业示范园看到,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光伏发电板的下面是菌菇栽培大棚,走进棚中,只见平菇个个饱满、长势喜人。

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

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的耕地大多分布在黄河边上,地势较低,田里的水易进难排,久而久之,长期积水导致土地盐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全镇有5万多亩土地一度都出现了盐碱化。这使得辛劳一年的农民常常颗粒无收,只能忍痛抛荒。

从2012年开始,海南区启动了5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一方面挖渠排水,让田里的水易进易排。另一方面,使用土地改良剂,中和土地中的盐碱成分,使土地达到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条件。随着前些年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在这里入驻建园,荒废多年的盐碱地正在变成村民致富的“宝地”。

走进园区的菌包生产车间,前来打工的村民们正麻利地装菌袋。据介绍,这些菌袋装好后会放到恒温库养菌,一个月后就可以移植到出菇棚,只要保持恒温、恒湿,可以持续出菇5个月。1个棚可以放置2万个菌包,每包可产近3斤蘑菇,每年就有20万元的收益。

华盛绿能(乌海)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杨广平介绍,盐碱地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农作物,“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地争肥”的菌菇种植就成了最佳选择,而且种植菌菇需要弱光环境,正好可以借助光伏大棚太阳能组件,起到遮光降温作用。

菌菇种植不仅是该公司的产业发展项目,还是与海南区政府共同打造的扶贫项目。公司发展农业产业,区政府以扶贫资金入股,年底时公司会把分红款发到贫困户手中。公司入驻后,还吸纳了周边村子20多名村民前来打工。如今,村民们除了有承包土地的流转费、分红、工资外,还有一份售卖作物废料的收入。

杨广平告诉记者,菌包原料大部分都是从村里回收,1年大概要回收500吨玉米芯、麦麸等,不仅可节省原料采购成本,而且还可以为附近村民每年增加20多万元额外收益,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以往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为了改良这片盐碱地,去年5月,该公司还发展起了蚯蚓养殖项目,如今,这里养殖了50亩蚯蚓。蚯蚓在吃掉禽畜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同时,其粪便还可用于禽畜养殖、改良土壤和作为有机肥种植农作物。借助蚯蚓养殖项目,公司正在搭建循环农业产业链,生产有机肥来替代机械肥料,进一步发展优质食用菌种植产业。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于海东 郝飚 乌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鲍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