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草原时评】“嘲讽式感谢信”背后缺失的是理解与尊重

近日,两封甘肃榆中县中学生写给天津学生的“嘲讽式感谢信”引发关注,信中一些话语让人匪夷所思,如“我们穷的只能住楼房”等引起了很多网民的质疑和不解。按照当地教育局的说法,原来两地的学校之间一直存在结对帮扶的做法,而此次事件的起因,则是去年天津的学校给榆中县的学生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的文具,因为天津的孩子依然认为榆中县的经济是特别困难,因此就引发了因交流中一些“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误会。

就这封颇觉意外又略显尴尬的回信来讲,在成年人的眼里,似乎没有明显的带有恶作剧嫌疑,同时我们也容易因写信者缺乏感恩而产生焦虑。但如果抛开先入为主的情绪干扰,而以客观事实来分析此次帮扶的具体行为,自然也能发现一些可供商榷的话题。首先,我们必须考虑由信中所拓展的帮扶形式,是否能够采取更加科学高效,因地制宜的合理方式,而不再停留于捐文具捐书籍等这些生硬与老套的传统方式?其次,在双方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相关的信息衔接如何能够做到准确而精准,全面而细致?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现象?

带着这些问题,再来细忖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则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因此,我们无需单纯地抱怨孩子的冷漠和嘲讽,因为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是以加强沟通与理解的名义,在间接地伤害着天津同学的爱心和甘肃学生的自尊心。

当然,这件事情也无需小题大做,因为从公开的信息也能够看到帮扶中有更积极、更切实的内容,如天津宁河区与甘肃榆中的学校还在推进“互联网+”的教育精准帮扶活动,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使当地的教育资源有更为良性的发展,而这些,也正是值得我们拭目以待的。(王美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