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银发宣讲团”将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心间

宣讲进社区。
最近一段时间,乌海市海勃湾区林荫街道的“银发宣讲团”格外忙碌,学习两会精神、撰写宣讲提纲、前往社区宣讲……这支由22位精神矍铄的老年人组成的基层宣讲团积极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向社区居民传递了会议精神。

“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深刻解读出我们党代表谁,为了谁,也是我们每名党员要为之奋斗的行动纲领。”在海馨社区的活动室,75岁的“银发宣讲团”团长肖挺喜将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重要论述有点有面地向社区群众进行传达。浅显易懂、接地气的宣讲让社区群众对全国两会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老党员,也有退休教师,因为大家平时都关心国家发展,所以我们经常聚在一起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发挥余热组成了宣讲团,定期走进社区开展政策宣讲。”肖挺喜说。

宣讲团很受欢迎。
“银发宣讲团”成员。

这支宣讲团成立于2016年3月。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走进社区、学校、老年公寓、机关开展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普法知识、革命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讲达600多场,听众近10万人次。目前这支宣讲团年龄最大的成员已有75岁,最小的也有58岁。因为这支宣讲团都是由老年人组成,所以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他们为“银发宣讲团”。

在肖挺喜的面前,摆放着一沓厚厚的A4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宣讲重点和学习心得。他告诉记者,在每次宣讲之前,他们都要碰头开个研究会,讨论确定一下宣讲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讲才能讲好。开讲前,他们都会认真地写出书面材料,然后一再修改,最后定稿。“有时候宣讲完,人们会主动围上来,咨询一些更具体的知识内容,我们就觉得宣讲成功了,入了人们的心了。”肖挺喜说。

平日里,为了使宣讲更生动有趣,讲述的内容既科学又准确,这群银发老人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他们每星期都会聚在一起学习近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知识,并到市委、区委宣传部搜集有关宣传资料,确保准确权威,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从中吸取新的知识和好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有时为了准备宣讲材料,老人们会一直工作到深夜。为把所讲内容讲细讲活、讲得有血有肉,他们还不断学习宣讲技巧,努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无论是党的大政方针宣讲,还是普法教育,没有学过就给人瞎讲,不仅不负责任,还误人害人。”团员刘文忠说。宣讲团每个成员手中都有一本《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手册,打开刘文忠的学习手册,每页的空白处满满的都是笔记,原本崭新的书籍已被翻看的发卷发黑。

与此同时,老人们还因材施教,面向老年受众创新宣讲形式,以文艺加宣讲的演出形式向他们传达党的政策和理论,通过唱红歌、三句半、二人台、快板、京剧唱段等节目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创城知识和宣传疫情防控常识。其中三句半《扫黑除恶手不松》、二人台呱嘴《刘干妈创城》、说唱快板《扫黑除恶说三新》等节目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听过他们宣讲的群众纷纷表示:这样讲政策能听得懂,也听得进。

去年,“银发宣讲团”还被中宣部评为了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于海东 郝飚 图/孟和朝鲁 来春誉)

发挥余热。
宣讲前戴好胸章。
一起研究学习新政策。
认真做记录。
宣讲团被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有才艺的宣讲团成员组织社区居民学习葫芦丝。
日常工作 异常繁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