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弘扬蒙古马精神 育新机 开新局 谱新篇】呼和浩特:交叉互查促“三务”公开更阳光

“看看我们村儿的村务支出,这里有给我们发的各类补助,看看就明白。”

6月3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郭家营村村委会三务公开栏前,73岁的村民王大爷坐在轮椅上,一边仔细查看村里“三务”公开栏残疾人补贴发放明细,一边回答该市纪委监委“三务”公开交叉互查组工作人员的问话。

从5月13日开始,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年”为契机,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派出18个交叉互查组,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法,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平台抽查公开数据等方式,深入到全市24个市直单位、50个旗县区委办局、5个园区、1个开发区管委会、30个乡镇(街道)和111个村(居),对“三务”公开工作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监督责任等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倾听来自群众和各级基层干部的声音。

“自打村里开设‘三务’公开栏以来,很多村民茶余饭后多了个散步的去处,就是到村委会看看‘三务’公开栏又更新了什么内容,了解村里发生的大事小情。”赛罕区巴彦镇郭家营村一名村干部说,“村民们对公开的内容很关注,还能及时解除误解、化解矛盾。”

在金河镇政府大院内,几位村民正在围着“三务”公开栏仔细地查看着,一位村民对交叉互查组的工作人员说:“镇上、村里把党务、政务、村务都公开了,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内容在上面都能找得到,这让我们心里有了一笔明白账。”

记者从赛罕区金河镇纪委了解到,2018年以来,赛罕区金河镇成立了“三务”公开办,对镇所辖29个村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三务”公开业务培训,由各职能部门负责授课。同时按照赛罕区下发的监督目录,对“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全等问题进行监督整改。

“通过‘三务’公开的有效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得到了保障,信访量也随之大幅度减少,金河镇2019年较2018年信访量下降了30%,对化解基层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赛罕区金河镇纪委书记张建民说。

在距离赛罕区100多公里外的清水河县城关镇枳几也村,交叉互查组走进村民范锁元家中。范锁元过去是村里的一名乡村教师,也是一个热心人,遇到村里乡邻有矛盾纠纷也会主动给调解化解。

用范锁元自己的话说,过去村里没有这个“三务”公开,村民上访、告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政策不了解,对村务不知情,自己的调解工作有时候也会碰“钉子”。自从村委会的“三务”内容公开后,村民对村委会工作了解得更加透彻,对村干部也更加认可了。

年初以来,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推动市、县、乡、村四级“三务”公开工作提档升级。对“阳光三务”信息平台公开数据“零发布”和历史数据“个项零补录”的公开主体进行点名通报曝光,实现以案促改,做细做实全面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后半篇”文章。

“本次交叉互查共发现‘三务’公开方面存在问题148个。其中涉及市直部门5类问题和各旗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6类问题,已在全市范围通报,限时整改。”第六交叉互查组组长、新城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党礼义说。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阳光“三务”平台共发布“三务”公开信息98万余条,浏览量达370万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