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中国昔日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如今长出“致富树”

“以前连草都不长的毛乌素沙地,这几天桃花、牡丹花都开了,你说变化大不大?”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当天,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乌审旗境内的殷玉珍这样问记者。

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地,三分之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中国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消息显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得到有效治理,林草植被大幅增加,生态整体改善。53岁的殷玉珍是见证者之一。

“最早我从陕西榆林嫁到这里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一年到头除了刮沙尘之外,没有什么能记起的事。”作为中国种树治沙模范的殷玉珍说,“在过去的35年中,我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已治理了7万亩沙地,除了绿树成荫外,我还开办农家乐,有了小轿车,日子过得好着呢。”

殷玉珍只是从毛乌素沙地的“黄沙”中看到“黄金”的受益者之一。

“土细沙明色复黄,随时起风积成梁,遥望千里无寸草,只有马蹄三两行。”17日,苏雅拉巴雅尔谈起上世纪80年代初期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状况时这样形容。

苏雅拉巴雅尔是乌审旗国有乌兰陶勒盖治沙站站长,他说:“1975年,在沙逼人退无处躲藏的年代里,乌审旗国有乌兰陶勒盖治沙站成立了,建站40多年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是学林沙专业的,让沙漠变绿洲是我的梦想。”苏雅拉巴雅尔透露,过去40多年来,乌兰陶勒盖治沙站针对辖区里的灌木林地的退化,提出进行退化林分改造提质修复,目前已完成修复面积3万亩,成活率在95%以上,成为中国三北地区退化林分更新改造示范点之一。

值得提及的是,乌兰陶勒盖治沙站也被此前在鄂尔多斯举办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确定为备选考察点,成为展示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窗口。

居住在毛乌素沙地周边的牧民敖日格勒告诉记者:“由于当地引进生态产业公司,这片沙漠也成为我们的绿色银行。”

内蒙古乌审召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玉川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治沙企业,我们不仅在这里打造了生物质发电厂,还通过科技手段生产出螺旋藻上市销售,带领牧民致富。”

陈玉川告诉记者,目前通过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及“蚂蚁森林”进行合作,已联系相关合作伙伴在毛乌素沙地上植树7万多亩,牧民每天的收入大概能达到300多元(人民币)。“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植树沙退去,钱自绿中来的生态建设格局。”

“(上世纪)50年代林少沙多一片黄,60年代开荒炼钢广积粮,70年代沙进人退无处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新世纪林沙产业上头榜,如今天蓝地绿百业旺”。内蒙古乌审旗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吴兆军认为,这是昔日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如今长出“致富树”的最真实写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