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知道你们为了谁 ——内蒙古第四医院应急救治梯队坚守一线侧记

火线入党人员与支部党员合影。
塔娜(右一)与患者一起鼓劲加油。
医护人员转运危重患者做CT检查。

“阿姨,早上好!”霞光初露的清晨,内蒙古第四医院应急病房又迎来崭新的一天,护士们迈着轻盈的脚步穿梭于各个病室之间,为患者送上暖心的问候。

内蒙古第四医院是首府地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3月16日,随着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医院先后收治的7名确诊病例全部清零,取得了确诊病例全治愈、零死亡,一线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阶段性胜利。

“我们好不容易松口气,但很快就接到了做好国际航班分流呼和浩特入境人员筛查与救治工作的通知。”疫情就是命令,以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塔娜为队长的医院第五应急救治梯队42名医护人员立即进入一级战备。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医院随后成立的3个应急救治梯队队长依然是前期带队的塔娜、李月梅、关丽英3名内科主任,他们有着多年的疫情防治经验,曾参加过“非典”、甲流、禽流感等传染病的救治工作。

今年56岁的塔娜,有着34年的党龄,在前段时间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她曾担任过第二应急救治梯队队长。此次,她依然义无反顾,安抚好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小外孙,立即动身,冲向一线,带队进入应急隔离病房。

“进入应急隔离病房的第一周,也是我们最忙的一周,最多时一天要筛查50多名入境人员。”塔娜说,原本6小时的排班被彻底打乱,大家白班连着夜班上,谁都无怨无悔,坚守岗位不退缩。

消杀是公共卫生防控非常重要的环节。面对超出日常消杀量几倍的工作压力,武博、白金泉两位“老消杀”带领4名新成员身背消杀器械日夜奔走于门诊、影像室、病房之间。

考虑到入境人员筛查与救治工作的繁琐与复杂,医院也做了周密安排,从医务科、护理部、感染控制科等科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救治一线。

医务科主任王芙蓉,从疫情初期到现在一直没离开过一线,在抗击疫情的两个多月里,几乎常住医院,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即便在休息时间,也不停地接打电话,联系各项工作。

“护理部主任黄巧巧、总护士长韩文生,还有感染控制科骨干南海亮,临危受命,刚接到入队通知就要求进病房。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临床护理和感控经验,像是我们的守护者。有他们在,我们很安心。”年轻医师闫晶说。

医院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组建应急救治梯队时,按照老中青三代组合,科学搭配医护人员。在第五应急救治梯队,以闫晶为代表的35岁以下年轻医护人员就有18名。

“别看这些队员年轻,干起工作来那可是心无旁骛、干净利落!”在塔娜看来,这些年轻医护人员个个都是好样的,关键时刻能靠得住、顶的上、干得了。而在这些年轻队员眼中,“以塔娜主任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务工作者雷厉风行和追求极致的执着,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更加追求完美。”

4月2日,以抗击“非典”老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李月梅为队长的第六应急救治梯队接替塔娜团队。此时,医院收治的确诊病例为42例。

“目前收治的患者,大部分是境外留学回国人员,最小的15岁,大多是轻型或普通型患者。”李月梅介绍,对于这些年龄较小的患者,医护人员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心理疏导,不仅对患者本人,还要和患者家长进行多次沟通。

“虽然我看不清你们的面容,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知道你们为了谁。”一位患者这样对护理他的医护人员说。

“穿上这身白衣,我们就是天使;穿上这身防护服,我们就是战士。我们的心愿很简单,就是通过我们的精心服务,让每一名患者都早日康复!”李月梅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文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