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周末特刊丨看脸的世界里,我们的大脑是怎么计算颜值的

「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就不过是匆匆浮云。」

一张脸好不好看,由我们的大脑说了算,所以“好看”的组成结构不妨从大脑的“选择”说起。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科学家们就利用电脑技术调整面孔图片(可以理解为 PS)从多个角度分析我们究竟利用了哪些标准来判断好看与否。在面孔本身的物理特性上,科学家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对称性、平均度、第二性征的反映、肤色材质。

1

对称性

对称性,顾名思义,就是说面孔到底有多对称。大家一般都会认为面孔其实是高度对称的,毕竟都是两只眼睛、一只鼻子和一张嘴。

但是事实上,很多面孔在细节上还是有着不对称之处的。大家请看下面这一组图片:

最左边的是原始的图片,大致看起来还是比较对称的;最右边是原始图片的镜像图,这样一比较就能感受到一丝不和谐之处;中间一张是利用计算机合成的对称图,这样一对比就能发现最中间的面孔更加对称,看起来也更和谐好看。

这也解释了一个生活中的小现象:为什么有时候手机前置摄像头把照片左右颠倒之后,自己看起来美美的自拍有点奇怪?这就是面孔的细微不对称性所导致的。我们在生活中会很熟悉自己面孔的形象,但是左右颠倒之后由于不对称性感受加强,这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

对称不对称就这么简单么?Perrett教授有一次半开玩笑地介绍了为什么脸不对称会与健康尤其是寄生虫和病菌有关系:就好比植物一样,如果不是因为激素分泌不均匀的话,植物都是笔直而对称的。许多学者都发现,无论男女,面孔对称都和健康以及病史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总而言之,一张脸越对称就表示这个人的基因越优异,也更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2

平均程度

平均程度指的是同一社会背景环境下同一类属人的面孔特点的综合(肯定要区分环境、文化、性别);而并不是说大众化(平均数和众数的区别)。

早在19世纪,提出“优生学”假设的高尔顿就曾提到,把多张面孔加权平均得到的常模会比绝大多数面孔都要好看。现代科学家也侧面证明了高尔顿的说法颇有可取之处:Rhodes和她同事(2001)就发现,通过电脑技术合成的面孔,合成的照片越多越好看。

比如下图这一张是35张西方女性的“平均”面孔,会不会觉得比较美丽呢?

Light和他的同事(1981)也发现,在真实面孔实验里,面孔越不特异(就是说越不偏离平均值程度),被试者越喜欢。

如此看来,长得符合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常模还是很有价值的。不甘寂寞的生理学家也抢在心理学家之前发现,平均性能够反映个体基因的一些特性:一个人的面孔越是接近总体平均,那么这个人本身携带的基因越是丰富(Thornhill&Gangestad,1993);基因的来源越丰富,这个人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和疾病抵抗力越是强,好比植物种类丰富的树林对于虫害的抵抗越是厉害。这么说来,博采众长在生物界也受到欢迎。

综合下对称性和平均性,不只是看起来好看,一张美丽的面孔还会偷偷向我们暗示它的主人身体优异与否。

3

第二性征

对比前两项,第二性征的反映稍微复杂点儿。一般而言,成年男性面孔与女性差异很大,有着更宽的下巴和更鲜明的颧骨;女性的面孔好不好看会和女性特征有关系,也就是说,一张脸越有女人味,也就会越好看。

其实科学家们还发现,关于女性的魅力还有个叫“幼态持续”的概念(萝莉控也是有生理学解释的),看起来越小(在合理范畴内)说明繁殖能力越好——对于很多还怀有“生殖恋”的男性看来,肯定是越能生孩子越好看咯(这是需要批判的)。对于男性就复杂了,一般说男性气质不足不够好看,但是男性气质太足又稍显暴力;男性的两性异形与吸引程度不是简单地相关,只有在比较男性化的时候才够合适。

左右一比较,肯定还是左边这样偏女性化的更好看。

4

肤色

这么多不同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张面孔自身物理特性上的好看程度,它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一切,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难免依赖于这一个判断。单纯追求相貌肯定是不对的,可是事实却告诉我们,面容的确能改变很多事情。我并不是宣传好看的人就是好,而是想说真正的好看必然有着其内部的原因,就好比文中说到的,很多构建相貌的因素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只有真正健康、积极的人才能最大化地成就自己的容颜。若是一个人向着成为自己,完善自己的方向奋斗,面孔自然就会如其内心一样美丽动人。

《看脸》

作者: 华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