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嘉人有约】凯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高滨:疫情之下,如何看待经济与市场?

面对2020年跌宕的市场环境,很多投资人充满了迷茫和焦虑,如何才能抵御风险、穿越周期,获得良好收益?为此,嘉实财富特邀凯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高滨先生通过线上方式与投资人对话,帮助投资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如何看待疫情下的经济?

对疫情我们是乐观的,对经济我们相对来说比较悲观一点。有三个角度: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

基本面

虽然我们认为新型肺炎本身并不恐怖,但政府与民间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措施,消费大幅下滑已成必然。对GDP产生的影响要准确计算较难,按消费对GDP增长贡献70%来估算,全年直接冲击应该在0.5个百分点左右。加上间接冲击,还要担心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再次借机洗澡,产出与盈利都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同时,疫情爆发对于商品的冲击更为直接。

资金面

资金层面,我们判断2020年微观层面的资金供需较为紧张,市场结构性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普涨行情难现,结构性行情是大概率事件。

情绪面

我们一直坚定的观点是A股市场不缺钱,因为m1存量巨大,但一直缺乏信心。新型肺炎的出现以及为防止疫情蔓延所采取的措施带来的经济冲击,对风险资产的信心打击都会比较大。所以,我们对短期资金驱动的反弹在基本面恶化的背景下能否持续表示怀疑。

 

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看好哪些资产?

对各类资产,去年本来我们就判断今年的资产要大幅的波动,那么现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如此。

 

我们现在一味的判断是牛市和熊市,这个意义不是很大,因为现在情况千变万化,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跟进所有的数据,然后根据我们收到的信息和市场演变的一些新情况、新发展,来决定我们什么样的仓位更为合适。

 

从趋势上看,我们还是可以看好商品,然后是股票。同时在债券资产中,我们认为长端利率债更适合配置。中长期各板块的看法我们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基建还是只是延迟,不会缺席。从整体仓位来讲,我们年前降低了1~2成的仓位,增加了部分商品投资,我们对自己现阶段的投资比较有信心。

 

市场动荡下,机会在主动管理

 

就全年来说,我们认为还是一个震荡行情,凸显出一些交易的机会,机构的主动调整还是比较重要的。A股虽然过去30年它是一个上升的态势,但中间的波动是巨大的,所以这里边其实主动的管理、主动的调仓、主动的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对中国的判断,我们本来认为中国长期来讲,不用担心滞胀的风险。但是疫情之后,我们认为存在短期的扰动风险。比如,疫情解除后消费迅速恢复的话,供给能不能跟上来,是让人略微担忧的。如果说今年二季度疫情很快过去的话,会不会出现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快的情况。而食品价格上涨快,最让人担忧的是会制约货币政策。

 

现在因为经济比较弱,我们的预期都是货币政策会比较宽松,但如果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快,会不会制约货币政策当前还是未知的。如果说真的制约了货币政策,那么对股票和债券的冲击可能都会比较大。

 

我们一直对于中国长期是比较乐观的。不是说对经济增速乐观,而是我们认为中国是可以达到5%~6%的实际增速,加上2%~3%的通胀,会有7%~8%的名义增速,这很容易给我们带来10%以上的企业的盈利增速。中国在整合过程中有好的企业,有差的企业,会有很多优质企业,百分之二三十以上的企业,年盈利增速在15%~20%以上。这种情况下就很考验大家的投资能力了。

 

从资金的角度来看,国际的资金从长期来说应该是流入中国的,从国内的资金角度来看,中国股市不缺钱。从最近随着海外疫情风险的扩大和美元的贬值,我们预计北上资金不会再大幅流出,特别是港股市场现状已经出现较为显著的投资价值,因此南下资金和海外资金未来流入港股市场概率较高。

 

中国股市到底能不能涨,关键在于信心何时能恢复。短期来看,我们认为,疫情本身并不恐怖,但市场现在的确是处于一种恐慌的状态,不光是市场恐慌,整体上民众也有一种恐慌心态。但恐慌心态过去、疫情平缓后,信心一旦来了,那么,股票的机会可能就开始来了。

 

所以我们要运动,在运动中争取主动。除了主动地去研究,但更重要的是主动地管理仓位。判断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寻找板块轮动的机会,根据利率信用转债的相对价值灵活调整久期、信用利差与转债价值获取资本利得收益,研究供需平衡与库存周期带来商品机会。

 

中国市场从来不缺波动率,虽然这个波动率在趋势性下降。中国市场也从来不缺非理性人群,虽然这个人群也慢慢在减少。这个过程中,主动管理的机会还很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